伊泽特诧异地翻开两份请愿书,顿时眉头紧皱,转对塞利姆三世道:“陛下,他们希望能让默罕默德·阿里出任埃及总督。”
是的,这就是约瑟夫释放易卜拉欣,以及保留其他马穆鲁克贵族地位的条件。
以默罕默德·阿里目前的地位,如果没有埃及本地势力的支持,总督大位怎么也轮不到他。
历史上,他在埃及也是从中层军官做起,施展手腕拉拢各方势力,用了近5年时间,才逐渐控制了埃及政权。
约瑟夫可不想等5年那么久,就只能推他一把了。
塞利姆三世也没想到一个阿尔巴尼亚小军官在埃及竟然有如此大的威望。
大半个月后,他派往埃及调查情况的官员返回,告诉他目前只有默罕默德·阿里能同时镇得住马穆鲁克军队和底层的阿拉伯人。
至此,塞利姆三世只得接受了让这个阿尔巴尼亚人来管理埃及的结果。
1797年6月22日。
塞利姆三世的使者来到开罗,颁布了苏丹的旨意,任命默罕默德·阿里为埃及的德弗特达尔。
这是奥斯曼官僚体系中负责行省财政、税收和土地的官员,属于行政方面的一把手。
是的,在伊泽特的建议下,塞利姆三世并未直接让阿里出任总督。这样后者只要稍有差错,就可以立刻空降一个总督过来。
当然,目前默罕默德·阿里已是军政一把抓,其实就是事实上的总督。
在这位“埃及代行总督”上任之后,立刻提高了对英国纺织品的关税,虽然只提了3%,但这已是他目前能力的极限了。
这也是他当初和法国人达成的协议的一部分。在之后的一年里,他会把对英关税逐步增加到30%以上。
至于埃及产出的棉花、蔗糖之类,则会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卖给东地中海贸易公司。
另外,他还宣布埃及境内的法国科考、勘探人员为“最尊贵的客人”,任何人不得干扰他们的工作,并专门派了数百名士兵进行护卫。
……
直布罗陀海峡西侧。
数十艘英国战列舰如巨兽般横在海面上,虎视眈眈地盯着远处的天际线,以威慑阿尔梅里亚湾方向的法西联合舰队。
在这些巨舰的身后,正有大小几十艘运输舰匆匆驶过。水线都压得很低,显然是载满了货物。
另有30多艘冒着黑烟的蒸汽战舰贴身保护这些运输船。
虽然在狭窄的海峡里,法国的蒸汽战舰不太可能冒险前来袭击,但这些物资太过重要了,英国人不敢有任何疏忽。
“胜利号”的作战会议室里,一名军官正在向英国地中海舰队总司令皮克斯准将,汇报直布罗陀要塞的最新情况:
“法国人的炮火非常凶猛,要塞外围的城镇已被摧毁近半,超过4千名居民不得不进入要塞寻求庇护……”
皮克斯皱了皱眉,打断他道:“您是说半个城镇?可他们开始全面围攻不过才半个多月,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破坏?”
那军官忙道:“将军,应该是法国人的热气球校射所取得的效果。按照镇上的人的报告,有四分之一的炮弹都准确地落在了未被摧毁的建筑上。”
“该死!那种随时会摔死人的东西竟真的有用?”
“……”传讯的军官没敢接话,看向手里的文件继续道,“目前,要塞里的食物和水还能维持三个月,弹药只够一个多月的消耗。
“当然,这是在不需要为平民提供饮食的情况下……
“要塞外围的法、西军队共有1万5千人。24磅以上的重炮估计在40门左右……
“海面上还有4座浮动炮台……”
待传讯军官报告完,皮克斯将他打发走,立刻便看向一旁的柯蒂斯上校:“陆战队准备得怎么样了?”
“随时可以登陆,将军。”
皮克斯点头,示意几名将领聚拢过来,又重复了一遍补给作战的方案。
是的,这次法西联军一改20年前的战术,不再使用巨型浮动炮台轰击要塞,而是将绝大部分力量都放在了陆地上,以圣巴巴拉和圣菲利普两座要塞为基础,通过准确的炮击消耗直布罗陀的防守力量。
甚至连补给舰靠岸,都会受到地面炮火的威胁。
这是以前从没出现过的情况。
所以英国海军不得不在进行补给时,配合要塞里的兵力,对法西联军的炮兵进行压制性进攻,以减少运输舰的损失。
这一切,都是因为法国有了热气球这种能“开视野”的东西。
不但能看到英国运输舰靠岸,还能引导陆军的重炮进行射击。虽然命中率肯定非常低——陆军想要达到这么远的射程,就必须使用曲射的榴弹炮,很难击中运输舰这么小的目标。
但炮弹落在海滩上,却很容易碾死搬运物资的士兵。
同时,不停地有炮弹落入周围的海面,激起十几米高的浪花,任谁都会心惊肉跳。
而且法国的炮兵只要能蒙中一次,那可就赚大了。
半个月前,英国舰队在进行小型补给时,就有一艘400吨级的运输舰被炮弹击穿了右舷,从而不得不将装载的物资全部丢进大海,以减轻船重防止沉没。
就在皮克斯已经隐约听到海岸上的大炮轰鸣声时,一艘蒸汽护卫舰追上了“胜利号”。
一名军官来到作战会议室,将携带的密报,交给了皮克斯。
后者疑惑地拆开了信筒,展开里面的文件,神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这是海军部下达的命令,让他在完成对直布罗陀的补给之后,立刻赶往埃及。据可靠情报,法军已于9天前,在亚历山大港登陆。
皮克斯深知埃及的重要性。
那里不止是重要的原料产地和市场,也是法国控制北非,以及向中东扩张的前沿阵地。
而更加严重的是,那里是红海—埃及陆路转运的通道。英国东印度公司就经常将重量较轻的货物在苏伊士湾卸下,经陆路运至地中海,再装船运往欧洲。
甚至,如果法国控制了埃及之后,在那里开凿一条运河连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话,对于依靠海上贸易立国的英国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是的,这就是约瑟夫释放易卜拉欣,以及保留其他马穆鲁克贵族地位的条件。
以默罕默德·阿里目前的地位,如果没有埃及本地势力的支持,总督大位怎么也轮不到他。
历史上,他在埃及也是从中层军官做起,施展手腕拉拢各方势力,用了近5年时间,才逐渐控制了埃及政权。
约瑟夫可不想等5年那么久,就只能推他一把了。
塞利姆三世也没想到一个阿尔巴尼亚小军官在埃及竟然有如此大的威望。
大半个月后,他派往埃及调查情况的官员返回,告诉他目前只有默罕默德·阿里能同时镇得住马穆鲁克军队和底层的阿拉伯人。
至此,塞利姆三世只得接受了让这个阿尔巴尼亚人来管理埃及的结果。
1797年6月22日。
塞利姆三世的使者来到开罗,颁布了苏丹的旨意,任命默罕默德·阿里为埃及的德弗特达尔。
这是奥斯曼官僚体系中负责行省财政、税收和土地的官员,属于行政方面的一把手。
是的,在伊泽特的建议下,塞利姆三世并未直接让阿里出任总督。这样后者只要稍有差错,就可以立刻空降一个总督过来。
当然,目前默罕默德·阿里已是军政一把抓,其实就是事实上的总督。
在这位“埃及代行总督”上任之后,立刻提高了对英国纺织品的关税,虽然只提了3%,但这已是他目前能力的极限了。
这也是他当初和法国人达成的协议的一部分。在之后的一年里,他会把对英关税逐步增加到30%以上。
至于埃及产出的棉花、蔗糖之类,则会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卖给东地中海贸易公司。
另外,他还宣布埃及境内的法国科考、勘探人员为“最尊贵的客人”,任何人不得干扰他们的工作,并专门派了数百名士兵进行护卫。
……
直布罗陀海峡西侧。
数十艘英国战列舰如巨兽般横在海面上,虎视眈眈地盯着远处的天际线,以威慑阿尔梅里亚湾方向的法西联合舰队。
在这些巨舰的身后,正有大小几十艘运输舰匆匆驶过。水线都压得很低,显然是载满了货物。
另有30多艘冒着黑烟的蒸汽战舰贴身保护这些运输船。
虽然在狭窄的海峡里,法国的蒸汽战舰不太可能冒险前来袭击,但这些物资太过重要了,英国人不敢有任何疏忽。
“胜利号”的作战会议室里,一名军官正在向英国地中海舰队总司令皮克斯准将,汇报直布罗陀要塞的最新情况:
“法国人的炮火非常凶猛,要塞外围的城镇已被摧毁近半,超过4千名居民不得不进入要塞寻求庇护……”
皮克斯皱了皱眉,打断他道:“您是说半个城镇?可他们开始全面围攻不过才半个多月,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破坏?”
那军官忙道:“将军,应该是法国人的热气球校射所取得的效果。按照镇上的人的报告,有四分之一的炮弹都准确地落在了未被摧毁的建筑上。”
“该死!那种随时会摔死人的东西竟真的有用?”
“……”传讯的军官没敢接话,看向手里的文件继续道,“目前,要塞里的食物和水还能维持三个月,弹药只够一个多月的消耗。
“当然,这是在不需要为平民提供饮食的情况下……
“要塞外围的法、西军队共有1万5千人。24磅以上的重炮估计在40门左右……
“海面上还有4座浮动炮台……”
待传讯军官报告完,皮克斯将他打发走,立刻便看向一旁的柯蒂斯上校:“陆战队准备得怎么样了?”
“随时可以登陆,将军。”
皮克斯点头,示意几名将领聚拢过来,又重复了一遍补给作战的方案。
是的,这次法西联军一改20年前的战术,不再使用巨型浮动炮台轰击要塞,而是将绝大部分力量都放在了陆地上,以圣巴巴拉和圣菲利普两座要塞为基础,通过准确的炮击消耗直布罗陀的防守力量。
甚至连补给舰靠岸,都会受到地面炮火的威胁。
这是以前从没出现过的情况。
所以英国海军不得不在进行补给时,配合要塞里的兵力,对法西联军的炮兵进行压制性进攻,以减少运输舰的损失。
这一切,都是因为法国有了热气球这种能“开视野”的东西。
不但能看到英国运输舰靠岸,还能引导陆军的重炮进行射击。虽然命中率肯定非常低——陆军想要达到这么远的射程,就必须使用曲射的榴弹炮,很难击中运输舰这么小的目标。
但炮弹落在海滩上,却很容易碾死搬运物资的士兵。
同时,不停地有炮弹落入周围的海面,激起十几米高的浪花,任谁都会心惊肉跳。
而且法国的炮兵只要能蒙中一次,那可就赚大了。
半个月前,英国舰队在进行小型补给时,就有一艘400吨级的运输舰被炮弹击穿了右舷,从而不得不将装载的物资全部丢进大海,以减轻船重防止沉没。
就在皮克斯已经隐约听到海岸上的大炮轰鸣声时,一艘蒸汽护卫舰追上了“胜利号”。
一名军官来到作战会议室,将携带的密报,交给了皮克斯。
后者疑惑地拆开了信筒,展开里面的文件,神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这是海军部下达的命令,让他在完成对直布罗陀的补给之后,立刻赶往埃及。据可靠情报,法军已于9天前,在亚历山大港登陆。
皮克斯深知埃及的重要性。
那里不止是重要的原料产地和市场,也是法国控制北非,以及向中东扩张的前沿阵地。
而更加严重的是,那里是红海—埃及陆路转运的通道。英国东印度公司就经常将重量较轻的货物在苏伊士湾卸下,经陆路运至地中海,再装船运往欧洲。
甚至,如果法国控制了埃及之后,在那里开凿一条运河连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话,对于依靠海上贸易立国的英国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最新章节,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平板电子书!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最新章节,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