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六 小结

小说: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作者:周远廉 更新时间:2025-07-30 23:52:33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由宋至元,是中国戏剧走向成熟的

  “冲刺期”。在宋以前,中国戏剧的雏形已经形成。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市民艺术的汇集和繁荣,各种戏剧雏形急速走向成熟。

  与城市经济紧相联系的瓦舍、勾栏,是直接孵育戏剧成熟的温床。聚集在瓦舍、勾栏之中的广大观众的市民口味,酿成了一种使诗的时代向戏剧的时代过渡的审美氛围。

  宋杂剧,是中国戏剧成熟前的一级重要阶梯,它虽然仍是不够严整的滑稽短剧,却与以往的戏剧性滑稽表演有很大的不同,它有比较固定的演出规程和脚色行当,包含着可供伸发的多种艺术因素,它又有广泛的观众面和比较稳定的演出地点,因此,为戏剧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准备。

  讲唱艺术则在故事和音乐的完整性上援助了戏剧,帮助戏剧开拓了深度和广度。

  无论是宋杂剧和讲唱艺术,都对中国戏剧今后的美学格局发生了重大影响。

  真正成熟的戏剧形态是形成于十二世纪前期的南戏,和形成于十三世纪前期、繁盛于十三世纪后期的北杂剧。

  它们的先后问世,证明中国已经具备了迎接戏剧时代的多种历史条件。

  这两个剧种,虽然有着基本一致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却也有着各不相同的风土人情依据、艺术传统积累和南北审美口味的界域,由此决定了它们不同的艺术格局。

  到元代一统,南北相会,北杂剧在比逐中取得胜利,一时风靡四处。北杂剧的巨大成功,关键原因在于由动荡、复杂、险恶的历史条件造成的杂剧艺术家的大聚合。

  其中,一批有高度文化艺术素养而受到元统治者鄙视的文人投入剧作家的队伍,并与剧团、演员和谐合作,更为重要。

  他们是灿烂辉煌的元杂剧创作浪潮的精神主导者和组织者。由于他们的天才劳作,杂剧艺人们的种种承袭传统的表演技能和戏剧措施被提挈到一个统一的美学归向之中,构成了具有高度有机整体性、又闪烁着特殊艺术特色的成熟戏剧形态。

  因此,中国戏剧的成熟期和第一个繁盛期,应在十二——十三世纪之间。

  此后,我们便要在完全成熟的戏剧之林中遨游了。对中国戏剧美所作的发生学的研究,已可告一段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最新章节,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久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