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温努城郊。
宋和平手持夜视望远镜站在临时构筑的掩体后,视野里尽是地狱般的巷战图景。
曳光弹在破败的楼宇间疯狂穿梭,编织着死亡之网。
迫击炮弹砸下,掀起裹挟着碎石和残肢的烟尘巨浪。
哈夫塔尔士兵的土黄色身影在瓦砾堆中艰难地推进,又被交叉的火力死死压制在断壁残垣之后。
每一次爆炸的闪光,都映亮废墟间扭曲的尸体和汇聚成溪的暗红血迹。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战线的推进却缓慢得令人窒息。
赛义夫那三千援军和马林鱼号上的军火像是悬顶之剑,距离萨温努只剩不到三天的路程。
随着每一分钟的流逝,焦虑都在成倍迭加。
“这样下去不行……”
宋和平喃喃自语道:“看来得我亲自带队上阵了。”
一旁的哈夫塔尔大吃一惊:“你?”
“有时候当头的也得玩命。”宋和平淡然道:“如果攻不下萨温努,你我全盘皆输。”
言下之意再清楚不过。
这一仗关系重大。
拿不下来,意味着从此列比亚就无哈夫塔尔和宋和平的立锥之地。
美国人也好,英国人也好,绝不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
逼急了,宋和平血液里的好战基因又开始狂暴起来!
突然,他口袋里的卫星电话剧烈地震动起来。
这次不是信息,是来电!
宋和平猛地放下望远镜,掏出电话接通。
“哈哈哈哈哈!”
电话那头,传来亨利激动到几乎变调的笑声,在枪炮声中清晰地传入宋和平耳朵:
“老大!刚刚!就在刚刚!杰布堤!马林鱼号!炸了!整个情报界都在传!船…船沉了!马林鱼沉没了!哈哈哈哈!它沉了!真有人去炸它,还炸成了!”
宋和平握着电话的手微微一抖。
萨温努前线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在这一刻仿佛都退到了极其遥远的地方。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穿透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污浊空气,投向南方黑暗的天际线。
那里,是杰布堤的方向。
一个价值十五亿美金的天价悬赏,一个他早已预见、只是等待其必然爆发的引信。
美国看起来是那么的强大且不可战胜。
但横行霸道的代价,就是遍布全球的仇视。
帝国大厦再巍峨再豪华,也抵不住阴暗角落里悄然滋生的白蚁。
区别只在于,是哪一只蚂蚁最终啃断了那根致命的承重梁。
他对着电话,只吐出三个字:“知道了。”
随后,干脆利落地切断了通讯。
时间的流速似乎恢复了正常,枪炮声重新灌满耳膜。
宋和平缓缓转过身,目光扫哈夫塔尔。
他的嘴角极其缓慢地向上勾起。
他知道,这声爆炸,不仅炸沉了赛义夫的希望,更精准地刺中了华盛顿那根因中期选举而无比敏感的神经。
“哈夫塔尔。”
宋和平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把冰锥,精准地凿穿了周遭的喧嚣,刺入哈夫塔尔混乱的意识,“马林鱼号,沉了。”
“什么!?马林鱼号?”
哈夫塔尔的身体猛地一震,仿佛被电流击中。
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足足过了好几秒,他才找回自己的语言功能。
“沉…沉了?真的……沉了?”
巨大的冲击让他的思维依旧处于半宕机状态。
“我们赢了。”
宋和平笑道:“现在哪怕赛义夫那三千援军明天就出现在地平线上,也无力回天了。没有马林鱼号的补充,他们的弹药储备在萨温努这样的绞肉机里,坚持不了一个礼拜。”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硝烟弥漫的前线。
“现在,消息需要一个发酵的时间。你马上通知前线所有指挥官,稳住现有战线!停止大规模冲锋,转入防御消耗战!我们的弹药补给线最迟后天抵达,到时候……”
宋和平的声音陡然转冷,目光转向战场方向:“如果他们还没撤出萨温努,那就用重炮和航空炸弹,把这片城区彻底从地图上抹平!”
很快,哈夫塔尔的命令通过无线电波,瞬间传递到萨温努战线每一个哈夫塔尔武装的营连指挥所。
狂热的冲锋戛然而止。
原本在督战队逼迫下,顶着GNA凶猛火力、试图撕开防线的士兵如同退潮般迅速缩回各自占据的掩体、断墙和地下室。
激烈的枪声骤然稀疏下来。
哈夫塔尔武装在短短的时间里收起了爪牙,转为耐心的围困,用持续的、低烈度的火力,一点点地放干猎物的血。
与此同时,在萨温努城另一侧,GNA武装的指挥部——一座被炸塌了半边、勉强用沙袋和钢板加固的地下室里,气氛却如同灌满了铅。
无线电里前线指挥官嘶哑的汇报带着掩饰不住的恐慌:“将军!哈夫塔尔的人突然缩回去了!进攻停止了!他们……他们在加固阵地,像是在等什么!”
远在在的黎波里的GNA总部内,赛义夫站在电台前满脸疑惑。
退了?
停止攻击了?
难道他们放弃了萨温努?
“不管他们耍什么花样,你都给我顶住!给我顶住!我们的援军和弹药马上就到!马林鱼号就在路上!”
赛义夫像是在给自己打气,也像是在恐吓手下,“告诉前线的士兵,后退者,就地枪决!给我守住每一栋建筑物!”
然而在放下电台耳机后,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缠上了他的心脏。
哈夫塔尔武装的反常举动透着诡异。
他们明明占据了进攻的主动,为什么突然停下了?
他们在等什么?难道……
一个可怕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他想起了那个十五亿美元的巨额悬赏。
赛义夫猛地甩甩头,试图将这个念头驱散。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马林鱼号是美国人的船!
谁敢动?
谁能动?
那艘船是他最后的希望,是他翻盘的唯一筹码!
如果连这艘船都出了问题……
他忍不住变得烦躁起来,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更加心烦意乱。
时间,从未像此刻这般缓慢而沉重。
几个小时后在大洋彼岸,杰布堤港外那片被爆炸彻底搅浑的海域正成为全球媒体风暴的中心。
刺耳的警笛声划破黎明的宁静,多国军舰和救援船只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在漂浮着大片油污、扭曲金属碎片和各种难以名状的包装箱残骸的海面上穿梭。
浓重的黑烟柱依旧倔强地冲向天空,与初升的朝阳形成一幅诡异而惨烈的画卷。
高倍摄像机镜头贪婪地捕捉着每一个细节:海面上燃烧的火焰、救援人员打捞上来的、印着清晰美军物资编码(NSN)的弹药箱残骸、甚至是一些未被完全摧毁的、属于美制陶式反坦克导弹或标枪导弹发射筒的部件……
这些画面,通过卫星信号,瞬间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在纽约曼哈顿核心区。
某个摩天大楼顶层。
这里是“地平线新闻集团”(Horizon News Group)的总部。
控制室内,巨大的屏幕上分割着来自杰布堤的现场直播、白宫新闻发布会的画面、以及各大社交媒体的舆情热度图——全部被“马林鱼号爆炸”、“军火疑云”、“白宫否认”等关键词刷屏。
安吉尔站在控制室中央,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套装,金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
现在她就是“地平线”新闻集团的掌舵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如今锋芒毕露的媒体界新秀“地平线”集团当年起家时最大的幕后投资人正是宋和平。
这枚在宋和平还未被列入美国“特别指定全球恐怖分子”(SDGT)名单时就悄然布下的暗棋,此刻终于被推上了棋盘的中心。
而它瞄准的时机,正是白宫最为虚弱、驴党最怕后院起火的关键节点——中期选举投票日迫在眉睫。
安吉尔的目光扫过电视屏幕上白宫发言人强作镇定的答记者问,试图将爆炸原因引向“意外事故”、“船上载有部分用于维和部队的常规补给品”的说辞。
她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嘲讽。
看了片刻,她拿起内部通讯器,声音清晰、冷静,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瞬间传遍整个新闻中心:
“所有人注意!启动‘海啸’预案,优先级最高!我要杰布堤现场的画面24小时滚动播出,尤其是那些带有美军标识的弹药残骸!给我放大!全部特写!循环播放!联系我们在当地的记者,不惜一切代价拿到港口工人、附近渔民目击爆炸威力的第一手证词!强调爆炸当量!强调那种规模的爆炸绝不可能是‘常规补给品’能引发的!”
她语速极快,指令明确:
“数据分析组立刻深挖马林鱼号的背景,找出它和美国国防承包商、CIA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给我做成信息图!越直观越好!越快越好!社交媒体组,把#马林鱼号谎言#、#白宫军火门#、#谁炸了杰布堤#这些标签给我顶上去!找著名评论人和军事评论家,找智库学者,特别是驴党的反对派议员和亲象党(共和党)的喉舌媒体!给他们提供弹药,让他们发声质疑,要求国会紧急听证!”
“记住,我们的核心叙事:这是一艘满载致命军火、公然违反联合国武器禁运、意图加剧列比亚人道灾难的幽灵船!而白宫在撒谎!把火烧到摇摆州去,烧到那些正在为保住席位而焦头烂额的驴党议员后院里去!”
整个“地平线”新闻中心瞬间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般高速运转起来。
键盘敲击声汇成一片急促的暴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记者对着镜头语速飞快地播报,技术人员飞快地剪辑着最富冲击力的画面。
安吉尔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象征全球权力的城市。
宋和平的电话言犹在耳:“安吉尔,风起了。把火烧到白宫的眉毛上,烧到驴党中期选举的票仓里去。让他们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她拿起手机,编写了一条加密短信,点下发送键:“‘海啸’已启动。”
很快,她收到了回信,只有简短的一个词——“很好!”
月底了,求月票!
宋和平手持夜视望远镜站在临时构筑的掩体后,视野里尽是地狱般的巷战图景。
曳光弹在破败的楼宇间疯狂穿梭,编织着死亡之网。
迫击炮弹砸下,掀起裹挟着碎石和残肢的烟尘巨浪。
哈夫塔尔士兵的土黄色身影在瓦砾堆中艰难地推进,又被交叉的火力死死压制在断壁残垣之后。
每一次爆炸的闪光,都映亮废墟间扭曲的尸体和汇聚成溪的暗红血迹。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战线的推进却缓慢得令人窒息。
赛义夫那三千援军和马林鱼号上的军火像是悬顶之剑,距离萨温努只剩不到三天的路程。
随着每一分钟的流逝,焦虑都在成倍迭加。
“这样下去不行……”
宋和平喃喃自语道:“看来得我亲自带队上阵了。”
一旁的哈夫塔尔大吃一惊:“你?”
“有时候当头的也得玩命。”宋和平淡然道:“如果攻不下萨温努,你我全盘皆输。”
言下之意再清楚不过。
这一仗关系重大。
拿不下来,意味着从此列比亚就无哈夫塔尔和宋和平的立锥之地。
美国人也好,英国人也好,绝不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
逼急了,宋和平血液里的好战基因又开始狂暴起来!
突然,他口袋里的卫星电话剧烈地震动起来。
这次不是信息,是来电!
宋和平猛地放下望远镜,掏出电话接通。
“哈哈哈哈哈!”
电话那头,传来亨利激动到几乎变调的笑声,在枪炮声中清晰地传入宋和平耳朵:
“老大!刚刚!就在刚刚!杰布堤!马林鱼号!炸了!整个情报界都在传!船…船沉了!马林鱼沉没了!哈哈哈哈!它沉了!真有人去炸它,还炸成了!”
宋和平握着电话的手微微一抖。
萨温努前线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在这一刻仿佛都退到了极其遥远的地方。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穿透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污浊空气,投向南方黑暗的天际线。
那里,是杰布堤的方向。
一个价值十五亿美金的天价悬赏,一个他早已预见、只是等待其必然爆发的引信。
美国看起来是那么的强大且不可战胜。
但横行霸道的代价,就是遍布全球的仇视。
帝国大厦再巍峨再豪华,也抵不住阴暗角落里悄然滋生的白蚁。
区别只在于,是哪一只蚂蚁最终啃断了那根致命的承重梁。
他对着电话,只吐出三个字:“知道了。”
随后,干脆利落地切断了通讯。
时间的流速似乎恢复了正常,枪炮声重新灌满耳膜。
宋和平缓缓转过身,目光扫哈夫塔尔。
他的嘴角极其缓慢地向上勾起。
他知道,这声爆炸,不仅炸沉了赛义夫的希望,更精准地刺中了华盛顿那根因中期选举而无比敏感的神经。
“哈夫塔尔。”
宋和平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把冰锥,精准地凿穿了周遭的喧嚣,刺入哈夫塔尔混乱的意识,“马林鱼号,沉了。”
“什么!?马林鱼号?”
哈夫塔尔的身体猛地一震,仿佛被电流击中。
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足足过了好几秒,他才找回自己的语言功能。
“沉…沉了?真的……沉了?”
巨大的冲击让他的思维依旧处于半宕机状态。
“我们赢了。”
宋和平笑道:“现在哪怕赛义夫那三千援军明天就出现在地平线上,也无力回天了。没有马林鱼号的补充,他们的弹药储备在萨温努这样的绞肉机里,坚持不了一个礼拜。”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硝烟弥漫的前线。
“现在,消息需要一个发酵的时间。你马上通知前线所有指挥官,稳住现有战线!停止大规模冲锋,转入防御消耗战!我们的弹药补给线最迟后天抵达,到时候……”
宋和平的声音陡然转冷,目光转向战场方向:“如果他们还没撤出萨温努,那就用重炮和航空炸弹,把这片城区彻底从地图上抹平!”
很快,哈夫塔尔的命令通过无线电波,瞬间传递到萨温努战线每一个哈夫塔尔武装的营连指挥所。
狂热的冲锋戛然而止。
原本在督战队逼迫下,顶着GNA凶猛火力、试图撕开防线的士兵如同退潮般迅速缩回各自占据的掩体、断墙和地下室。
激烈的枪声骤然稀疏下来。
哈夫塔尔武装在短短的时间里收起了爪牙,转为耐心的围困,用持续的、低烈度的火力,一点点地放干猎物的血。
与此同时,在萨温努城另一侧,GNA武装的指挥部——一座被炸塌了半边、勉强用沙袋和钢板加固的地下室里,气氛却如同灌满了铅。
无线电里前线指挥官嘶哑的汇报带着掩饰不住的恐慌:“将军!哈夫塔尔的人突然缩回去了!进攻停止了!他们……他们在加固阵地,像是在等什么!”
远在在的黎波里的GNA总部内,赛义夫站在电台前满脸疑惑。
退了?
停止攻击了?
难道他们放弃了萨温努?
“不管他们耍什么花样,你都给我顶住!给我顶住!我们的援军和弹药马上就到!马林鱼号就在路上!”
赛义夫像是在给自己打气,也像是在恐吓手下,“告诉前线的士兵,后退者,就地枪决!给我守住每一栋建筑物!”
然而在放下电台耳机后,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缠上了他的心脏。
哈夫塔尔武装的反常举动透着诡异。
他们明明占据了进攻的主动,为什么突然停下了?
他们在等什么?难道……
一个可怕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他想起了那个十五亿美元的巨额悬赏。
赛义夫猛地甩甩头,试图将这个念头驱散。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马林鱼号是美国人的船!
谁敢动?
谁能动?
那艘船是他最后的希望,是他翻盘的唯一筹码!
如果连这艘船都出了问题……
他忍不住变得烦躁起来,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更加心烦意乱。
时间,从未像此刻这般缓慢而沉重。
几个小时后在大洋彼岸,杰布堤港外那片被爆炸彻底搅浑的海域正成为全球媒体风暴的中心。
刺耳的警笛声划破黎明的宁静,多国军舰和救援船只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在漂浮着大片油污、扭曲金属碎片和各种难以名状的包装箱残骸的海面上穿梭。
浓重的黑烟柱依旧倔强地冲向天空,与初升的朝阳形成一幅诡异而惨烈的画卷。
高倍摄像机镜头贪婪地捕捉着每一个细节:海面上燃烧的火焰、救援人员打捞上来的、印着清晰美军物资编码(NSN)的弹药箱残骸、甚至是一些未被完全摧毁的、属于美制陶式反坦克导弹或标枪导弹发射筒的部件……
这些画面,通过卫星信号,瞬间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在纽约曼哈顿核心区。
某个摩天大楼顶层。
这里是“地平线新闻集团”(Horizon News Group)的总部。
控制室内,巨大的屏幕上分割着来自杰布堤的现场直播、白宫新闻发布会的画面、以及各大社交媒体的舆情热度图——全部被“马林鱼号爆炸”、“军火疑云”、“白宫否认”等关键词刷屏。
安吉尔站在控制室中央,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套装,金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
现在她就是“地平线”新闻集团的掌舵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如今锋芒毕露的媒体界新秀“地平线”集团当年起家时最大的幕后投资人正是宋和平。
这枚在宋和平还未被列入美国“特别指定全球恐怖分子”(SDGT)名单时就悄然布下的暗棋,此刻终于被推上了棋盘的中心。
而它瞄准的时机,正是白宫最为虚弱、驴党最怕后院起火的关键节点——中期选举投票日迫在眉睫。
安吉尔的目光扫过电视屏幕上白宫发言人强作镇定的答记者问,试图将爆炸原因引向“意外事故”、“船上载有部分用于维和部队的常规补给品”的说辞。
她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嘲讽。
看了片刻,她拿起内部通讯器,声音清晰、冷静,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瞬间传遍整个新闻中心:
“所有人注意!启动‘海啸’预案,优先级最高!我要杰布堤现场的画面24小时滚动播出,尤其是那些带有美军标识的弹药残骸!给我放大!全部特写!循环播放!联系我们在当地的记者,不惜一切代价拿到港口工人、附近渔民目击爆炸威力的第一手证词!强调爆炸当量!强调那种规模的爆炸绝不可能是‘常规补给品’能引发的!”
她语速极快,指令明确:
“数据分析组立刻深挖马林鱼号的背景,找出它和美国国防承包商、CIA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给我做成信息图!越直观越好!越快越好!社交媒体组,把#马林鱼号谎言#、#白宫军火门#、#谁炸了杰布堤#这些标签给我顶上去!找著名评论人和军事评论家,找智库学者,特别是驴党的反对派议员和亲象党(共和党)的喉舌媒体!给他们提供弹药,让他们发声质疑,要求国会紧急听证!”
“记住,我们的核心叙事:这是一艘满载致命军火、公然违反联合国武器禁运、意图加剧列比亚人道灾难的幽灵船!而白宫在撒谎!把火烧到摇摆州去,烧到那些正在为保住席位而焦头烂额的驴党议员后院里去!”
整个“地平线”新闻中心瞬间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般高速运转起来。
键盘敲击声汇成一片急促的暴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记者对着镜头语速飞快地播报,技术人员飞快地剪辑着最富冲击力的画面。
安吉尔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象征全球权力的城市。
宋和平的电话言犹在耳:“安吉尔,风起了。把火烧到白宫的眉毛上,烧到驴党中期选举的票仓里去。让他们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她拿起手机,编写了一条加密短信,点下发送键:“‘海啸’已启动。”
很快,她收到了回信,只有简短的一个词——“很好!”
月底了,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