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主要还是体现合道的方式上!”
张之维说道:“就譬如全真一道,虽是性命双修,但他们性命双修到极高境界后,就会出阳神,这个阳神,其实就是性的极致体现之一。”
“如果我们把‘性’比作鱼,‘命’比作熊掌,修行到高处,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如何取舍?”
闻言,左门长说道:“全真一脉便是舍熊掌而取鱼者也,也就是更看重性。”
张之维点头:“确实是这样,不止全真教,佛教的多数派别也是如此,就算佛陀也是这么入灭的。”
“但也有想鱼与熊掌兼得,性与命都不想放弃的,所以,道教也有白日飞升这个说法。”
左门长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三一祖师逆生修行,炁化自身的方式,也算是一种另类的保全了自身的性命,所以也是鱼与熊掌兼得。”
“确实是如此!”张之维点头说道。
“性命双全,且有望通天,如此说来,三一门有望再回玄门?!”
左门长脸上不禁出现一丝喜色,虽然他觉得这个方式有些剑走偏锋。但如果真的能成,可以一直保持着逆生的炁化状态,要说不是性命双全,那也不对,毕竟先天一炁就是性命结合产生的。
一念至此,左若童又想起了上次论道的时候,之维小友提及的性命合一之道,突然觉得,这两者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只不过之维小友的性命合一之道是从实处出发。
而三一门的这种方式,是从虚处出发。
两者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实处出发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比横练高手更强的肉身,近乎不可撼动的强大灵魂。
但从虚处出发带来的收益同样不小,因为一旦成功,把后天的构建,变成先天的浑然,永驻逆生状态。
相当于时时刻刻都拥有龙虎大力,水火不侵之躯,其实也不比单纯的性命强大差。
想到这,左若童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按精、气、神三宝来分。
传统内丹术的出阳神侧重神。
之维小友的性命合一侧重精。
三一门的逆生侧重的是炁。
……
张之维见左门长眼神闪烁,脑中思绪翻飞的模样,轻咳了一声,道:
“其实在我看来,合道的方式都是旁枝末节,不必过执着,顺其自然便是。重要的是返虚这一步,这一步尤为的关键。”
左门长收起思绪,深以为然道:“说来惭愧,我就是被难在了这一关。”
张之维说道:“祖师把原本炼神返虚的内容提前了,看似走上了一条直通大道的路,但却是把修行难度提升了很高,特别是入门极难。”
“但这个难,只是相对于刚入门的普通修行者而已,对于左门长您来说,就算再难,也不应该入不了门。”
他顿了顿,继续道:“之所以会这样,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你在原本的道路上走的太深了,短时间难以重新用新的目光视物。”
“二是你执念有些深,让你在很多本应看透的东西上,都看不穿!”
闻言,左门长沉默了片刻,执念深重,这确实是他难以克服的一点。
因为执念深重,他突破不了逆生第三重,因为执念深重,他看不穿自己所修行的真相,现在也因执念深,难以重新开始……
“还请之维小友指点迷津!”左门长一脸诚恳的说道。
张之维想了想说道:“这种修行很唯心,三言两语难说清,其实吧,越是天纵奇才创造出的东西,常人往往越难以理解。”
左若童深以为然的点头:“这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之维小友创造出来的天通奇门不就是吗?即便是数术大家的李门长,都觉得自己修行不了。”
张之维看了一眼主宾席的红脸老道,笑道:“虽然李门长这个数术大家难学会天通奇门,但换做左门长你来,可能要不了多久就能学会。”
“同理,左门长你觉得难以参透并入门的新逆生三重,也许李门长瞬间就能入门,并且进展极快。”
左若童沉吟片刻,确实如此,就譬如逆生第三重,自己修行了几十年,都未能迈入,之维小友很快就踏足了。
他叹息一声,道:“人总是在自己执着的方向看不清,我如此,李门长如此,所以,才有找之维小友论道的必要,借你这块明镜,映照出自身的不足。”
张之维说道:“在这方面,是人都难以免俗,我也一样,我暂时没遇到,可能是我执着之事并不在修行上,如果有一天真遇到了,或许就要请左门长相助了。”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左某定当倾力相助!”左门长沉声说道。
“那我可不会客气的!”张之维笑道:“咱们言归正传,抽丝剥茧的分析一下这新的逆生三重。”
左若童立刻做出认真倾听的姿势。
张之维继续道:“三一祖师林兆恩在开创三一门之前,曾是心圣王阳明的弟子,后又弃儒学佛,再弃佛学道,所以他的起步就很高,他创立的路子,起步高也是正常的,至于如何才能入门……”
张之维顿了顿,继续道:“虽然炼神返虚是修行极深后才会面临的一关,可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儒教,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在进行这方面的修行了,甚至你们三一门也是一样,只不过你们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你们曲解了其中的道理。”
“没有意识到?曲解了其中的道理。”左门长眉头微蹙,思忖着这句话。
张之维继续道:“至于这方面如何修行,各门各派都很有讲究。”
“譬如我天师府的早课,一般在寅卯之间(3点到6点),春夏秋冬,风雨无阻,特别是到了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身体会本能的给大脑发送‘不想起’的信号,影响人的意识。”
“这个信号是什么?可以称之为思维,也可以称之为妄念、本能……门派不一样,称谓也不一样。”
“而如果换算到三一门的体系里,你可以理解为天地对你的影响。”
“三一祖师的修行理念为,逆转天地对你的影响,重新回到人降生之初的状态。”
“所以,你们要做的,就是拒绝天地的影响,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影响你,让你不要起,那你就得拒绝它。”
“拒绝一次简单,要次次都拒绝,几十年如一日,却是有些难度。”
左若童点头道:“确实如此,我三一门收弟子,都会有一个考验期,让弟子在下院待一段时间,劈柴挑水,考验他们的心智,看是否对修行诚心,对自己诚心。这是修行路上的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但即便如此,很多人都做不到。”
“左门长此言差矣!”张之维说道:“诚于心,诚于人,说实话,这个考验对初接触修行的人来说,有些太大了,他们把握不住的,你们三一门,这是在欺负老实人。”
“何出此言?”左门长大为不解,他三一门待人宽厚,即便不适合入门的人,也会妥善安排去处,何来欺负老实人一说。
张之维笑道:“我倒是想起了你之前也和我说的,招收陆瑾、李慕玄、刘得水的事。”
“你把这三人收进下院,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就让正常做事就好。”
“这三人里,刘得水最勤快,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榨干最后一丝力气也要劈柴挑水,只求好好表现。”
“而陆瑾每天只做力所能及的事,超出能力的不勉强,不偷奸耍滑,也不劳累伤身。”
“李慕玄则是累了就歇息,困了就睡觉,还会离开下院,上山进入内院,观察三一门每天用多少水,用多少柴。然后他就按这个标准去砍,去挑,他的一切都做得堪称完美,你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但你知道他的过往,知道他一直是一个顽劣的小子,所以你在等他什么时候诚实对待自己。”
“若他能露出真性情,你会收他。如果他能一直演,演过三年,你也收他,还要请教他。”
“所以,在这场测试中,你其实最满意的是李慕玄。”
闻言,左门长露出回忆的神色,一时间感触良多,点了点头:“我确实对他抱有厚望!”
张之维说道:“但我却有不同的看法,三人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不足,如果是我的话,在刨除了资质、悟性之外,我觉得刘得水表现最好。”
还要刨出长相……他心里补充。
“为何?”左若童说:“我并没有特别要求他们,他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还在坚持砍柴挑水,这岂不是不诚于心?”
张之维说道:“不算诚于心,他们那时候的境界,还不配说这个词,但这也是一种诚了!”
“什么‘诚’?”左门长问。
张之维解释道:“可能我们的观念不一样,我考验的是他们摒除妄念的能力。”
“刘得水砍柴挑水累的身心俱疲,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也是天地对他的影响之一,他却能克服,这很难得,诚于自己当前做的事,这何尝不是一种诚?”
“而在这个基础上,他如果还有一丝悟性,他或许能够踏足下一境界,当然,这一丝悟性,有时候比他之前的努力还重要。”
“但这努力却是第一要素,就好像你们三一的祖师林兆恩,左门长,您难道不觉得,他是一个比刘得水还努力的人吗?”
闻言,左门长想到祖师的生平,从小拜师儒家心圣,长大了为了求道,弃儒入佛,又弃佛入道,最后又弃道创三一。
如此能折腾,左门长觉得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
“祖师对修行的执着,实在让人敬佩。”左门长说道。
“其实,左门长,你自己不也是这样的人吗?”张之维说道。
“我?”左门长摇头,“我远远不如。”
“左门长,太谦虚的话,也是一种不诚哟。”张之维提醒道。
左门长愣了一下:“你这么一说,左某确实算得上刻苦。”
张之维继续道:“你觉得你的天赋和似冲比起来如何?”
“我们是同辈弟子,入院时间相差不大,天分嘛……”左门长顿了顿道:“我可能比他高一点,但不至于差距悬殊。”
“是的!”张之维说道:“您那一辈修到现在,就你和他还活着,他的天赋自然不差,但为何修为和你相差甚远?”
左门长思忖片刻:“我确实比他修行刻苦很多。”
张之维点头道:“似冲和我谈话时说过,你能坚持逆生几十年,他只能坚持二十天就坚持不住了。”
“为何受不住?不是真的坚持不下去,是受不了天地对他的影响。”
“他想坚持的,但太痛苦了,坚持不下去。”
“你觉得,他这是诚于心,还是不诚于心?”
左门长沉默不语,思索起来,若是以前,他一定会觉得,坚持不下去是诚于心。
所以,他从不要求徒弟和师弟像自己学习。
甚至他自己也是一样。
如若不然,维持着逆生,他为何会痛苦万分呢?!
他只是没办法,在咬牙坚持罢了。
若有的选,他不会这样。
若非之维小友治好了他的伤,让他不必再靠着逆生状态苟活,可能在三重梦碎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坚持不住,原地坐化。
……
张之维并不清楚左门长的心路历程,他继续道:“当初的那场下院考验,你觉得陆瑾累了就休息,这是诚于心。”
“陆瑾虽然心里想走出下院,去上院看看,但却不敢踏出下院,这是不诚于心。”
“李慕玄想做就做,想去就去,想见你就见你,想劈多少柴就劈多少柴,这是诚于心,所以你很满意。”
“但你了解他的真性情之后,你又觉得他不诚,所以,你要继续考验他。”
“但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当前阶段想做的事和不想做的事,并不一定是他们心里真正想要。”
“所谓的诚于心,也并不是真正的诚于自己的心,而是诚于天地加持于身的影响。”
“若是被客观世界用规矩一影响,就借坡下驴,这是诚于谁?”
“我记得,三一门有一句老话。”
“顺势堪避纪算祸,逆行方得会元功!”
“要逆行啊,左门长!”
张之维说道:“就譬如全真一道,虽是性命双修,但他们性命双修到极高境界后,就会出阳神,这个阳神,其实就是性的极致体现之一。”
“如果我们把‘性’比作鱼,‘命’比作熊掌,修行到高处,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如何取舍?”
闻言,左门长说道:“全真一脉便是舍熊掌而取鱼者也,也就是更看重性。”
张之维点头:“确实是这样,不止全真教,佛教的多数派别也是如此,就算佛陀也是这么入灭的。”
“但也有想鱼与熊掌兼得,性与命都不想放弃的,所以,道教也有白日飞升这个说法。”
左门长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三一祖师逆生修行,炁化自身的方式,也算是一种另类的保全了自身的性命,所以也是鱼与熊掌兼得。”
“确实是如此!”张之维点头说道。
“性命双全,且有望通天,如此说来,三一门有望再回玄门?!”
左门长脸上不禁出现一丝喜色,虽然他觉得这个方式有些剑走偏锋。但如果真的能成,可以一直保持着逆生的炁化状态,要说不是性命双全,那也不对,毕竟先天一炁就是性命结合产生的。
一念至此,左若童又想起了上次论道的时候,之维小友提及的性命合一之道,突然觉得,这两者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只不过之维小友的性命合一之道是从实处出发。
而三一门的这种方式,是从虚处出发。
两者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实处出发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比横练高手更强的肉身,近乎不可撼动的强大灵魂。
但从虚处出发带来的收益同样不小,因为一旦成功,把后天的构建,变成先天的浑然,永驻逆生状态。
相当于时时刻刻都拥有龙虎大力,水火不侵之躯,其实也不比单纯的性命强大差。
想到这,左若童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按精、气、神三宝来分。
传统内丹术的出阳神侧重神。
之维小友的性命合一侧重精。
三一门的逆生侧重的是炁。
……
张之维见左门长眼神闪烁,脑中思绪翻飞的模样,轻咳了一声,道:
“其实在我看来,合道的方式都是旁枝末节,不必过执着,顺其自然便是。重要的是返虚这一步,这一步尤为的关键。”
左门长收起思绪,深以为然道:“说来惭愧,我就是被难在了这一关。”
张之维说道:“祖师把原本炼神返虚的内容提前了,看似走上了一条直通大道的路,但却是把修行难度提升了很高,特别是入门极难。”
“但这个难,只是相对于刚入门的普通修行者而已,对于左门长您来说,就算再难,也不应该入不了门。”
他顿了顿,继续道:“之所以会这样,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你在原本的道路上走的太深了,短时间难以重新用新的目光视物。”
“二是你执念有些深,让你在很多本应看透的东西上,都看不穿!”
闻言,左门长沉默了片刻,执念深重,这确实是他难以克服的一点。
因为执念深重,他突破不了逆生第三重,因为执念深重,他看不穿自己所修行的真相,现在也因执念深,难以重新开始……
“还请之维小友指点迷津!”左门长一脸诚恳的说道。
张之维想了想说道:“这种修行很唯心,三言两语难说清,其实吧,越是天纵奇才创造出的东西,常人往往越难以理解。”
左若童深以为然的点头:“这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之维小友创造出来的天通奇门不就是吗?即便是数术大家的李门长,都觉得自己修行不了。”
张之维看了一眼主宾席的红脸老道,笑道:“虽然李门长这个数术大家难学会天通奇门,但换做左门长你来,可能要不了多久就能学会。”
“同理,左门长你觉得难以参透并入门的新逆生三重,也许李门长瞬间就能入门,并且进展极快。”
左若童沉吟片刻,确实如此,就譬如逆生第三重,自己修行了几十年,都未能迈入,之维小友很快就踏足了。
他叹息一声,道:“人总是在自己执着的方向看不清,我如此,李门长如此,所以,才有找之维小友论道的必要,借你这块明镜,映照出自身的不足。”
张之维说道:“在这方面,是人都难以免俗,我也一样,我暂时没遇到,可能是我执着之事并不在修行上,如果有一天真遇到了,或许就要请左门长相助了。”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左某定当倾力相助!”左门长沉声说道。
“那我可不会客气的!”张之维笑道:“咱们言归正传,抽丝剥茧的分析一下这新的逆生三重。”
左若童立刻做出认真倾听的姿势。
张之维继续道:“三一祖师林兆恩在开创三一门之前,曾是心圣王阳明的弟子,后又弃儒学佛,再弃佛学道,所以他的起步就很高,他创立的路子,起步高也是正常的,至于如何才能入门……”
张之维顿了顿,继续道:“虽然炼神返虚是修行极深后才会面临的一关,可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儒教,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在进行这方面的修行了,甚至你们三一门也是一样,只不过你们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你们曲解了其中的道理。”
“没有意识到?曲解了其中的道理。”左门长眉头微蹙,思忖着这句话。
张之维继续道:“至于这方面如何修行,各门各派都很有讲究。”
“譬如我天师府的早课,一般在寅卯之间(3点到6点),春夏秋冬,风雨无阻,特别是到了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身体会本能的给大脑发送‘不想起’的信号,影响人的意识。”
“这个信号是什么?可以称之为思维,也可以称之为妄念、本能……门派不一样,称谓也不一样。”
“而如果换算到三一门的体系里,你可以理解为天地对你的影响。”
“三一祖师的修行理念为,逆转天地对你的影响,重新回到人降生之初的状态。”
“所以,你们要做的,就是拒绝天地的影响,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影响你,让你不要起,那你就得拒绝它。”
“拒绝一次简单,要次次都拒绝,几十年如一日,却是有些难度。”
左若童点头道:“确实如此,我三一门收弟子,都会有一个考验期,让弟子在下院待一段时间,劈柴挑水,考验他们的心智,看是否对修行诚心,对自己诚心。这是修行路上的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但即便如此,很多人都做不到。”
“左门长此言差矣!”张之维说道:“诚于心,诚于人,说实话,这个考验对初接触修行的人来说,有些太大了,他们把握不住的,你们三一门,这是在欺负老实人。”
“何出此言?”左门长大为不解,他三一门待人宽厚,即便不适合入门的人,也会妥善安排去处,何来欺负老实人一说。
张之维笑道:“我倒是想起了你之前也和我说的,招收陆瑾、李慕玄、刘得水的事。”
“你把这三人收进下院,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就让正常做事就好。”
“这三人里,刘得水最勤快,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榨干最后一丝力气也要劈柴挑水,只求好好表现。”
“而陆瑾每天只做力所能及的事,超出能力的不勉强,不偷奸耍滑,也不劳累伤身。”
“李慕玄则是累了就歇息,困了就睡觉,还会离开下院,上山进入内院,观察三一门每天用多少水,用多少柴。然后他就按这个标准去砍,去挑,他的一切都做得堪称完美,你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但你知道他的过往,知道他一直是一个顽劣的小子,所以你在等他什么时候诚实对待自己。”
“若他能露出真性情,你会收他。如果他能一直演,演过三年,你也收他,还要请教他。”
“所以,在这场测试中,你其实最满意的是李慕玄。”
闻言,左门长露出回忆的神色,一时间感触良多,点了点头:“我确实对他抱有厚望!”
张之维说道:“但我却有不同的看法,三人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不足,如果是我的话,在刨除了资质、悟性之外,我觉得刘得水表现最好。”
还要刨出长相……他心里补充。
“为何?”左若童说:“我并没有特别要求他们,他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还在坚持砍柴挑水,这岂不是不诚于心?”
张之维说道:“不算诚于心,他们那时候的境界,还不配说这个词,但这也是一种诚了!”
“什么‘诚’?”左门长问。
张之维解释道:“可能我们的观念不一样,我考验的是他们摒除妄念的能力。”
“刘得水砍柴挑水累的身心俱疲,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也是天地对他的影响之一,他却能克服,这很难得,诚于自己当前做的事,这何尝不是一种诚?”
“而在这个基础上,他如果还有一丝悟性,他或许能够踏足下一境界,当然,这一丝悟性,有时候比他之前的努力还重要。”
“但这努力却是第一要素,就好像你们三一的祖师林兆恩,左门长,您难道不觉得,他是一个比刘得水还努力的人吗?”
闻言,左门长想到祖师的生平,从小拜师儒家心圣,长大了为了求道,弃儒入佛,又弃佛入道,最后又弃道创三一。
如此能折腾,左门长觉得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
“祖师对修行的执着,实在让人敬佩。”左门长说道。
“其实,左门长,你自己不也是这样的人吗?”张之维说道。
“我?”左门长摇头,“我远远不如。”
“左门长,太谦虚的话,也是一种不诚哟。”张之维提醒道。
左门长愣了一下:“你这么一说,左某确实算得上刻苦。”
张之维继续道:“你觉得你的天赋和似冲比起来如何?”
“我们是同辈弟子,入院时间相差不大,天分嘛……”左门长顿了顿道:“我可能比他高一点,但不至于差距悬殊。”
“是的!”张之维说道:“您那一辈修到现在,就你和他还活着,他的天赋自然不差,但为何修为和你相差甚远?”
左门长思忖片刻:“我确实比他修行刻苦很多。”
张之维点头道:“似冲和我谈话时说过,你能坚持逆生几十年,他只能坚持二十天就坚持不住了。”
“为何受不住?不是真的坚持不下去,是受不了天地对他的影响。”
“他想坚持的,但太痛苦了,坚持不下去。”
“你觉得,他这是诚于心,还是不诚于心?”
左门长沉默不语,思索起来,若是以前,他一定会觉得,坚持不下去是诚于心。
所以,他从不要求徒弟和师弟像自己学习。
甚至他自己也是一样。
如若不然,维持着逆生,他为何会痛苦万分呢?!
他只是没办法,在咬牙坚持罢了。
若有的选,他不会这样。
若非之维小友治好了他的伤,让他不必再靠着逆生状态苟活,可能在三重梦碎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坚持不住,原地坐化。
……
张之维并不清楚左门长的心路历程,他继续道:“当初的那场下院考验,你觉得陆瑾累了就休息,这是诚于心。”
“陆瑾虽然心里想走出下院,去上院看看,但却不敢踏出下院,这是不诚于心。”
“李慕玄想做就做,想去就去,想见你就见你,想劈多少柴就劈多少柴,这是诚于心,所以你很满意。”
“但你了解他的真性情之后,你又觉得他不诚,所以,你要继续考验他。”
“但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当前阶段想做的事和不想做的事,并不一定是他们心里真正想要。”
“所谓的诚于心,也并不是真正的诚于自己的心,而是诚于天地加持于身的影响。”
“若是被客观世界用规矩一影响,就借坡下驴,这是诚于谁?”
“我记得,三一门有一句老话。”
“顺势堪避纪算祸,逆行方得会元功!”
“要逆行啊,左门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最新章节,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平板电子书!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最新章节,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