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58章 白莲者,可驱使

小说:清妖 作者:傲骨铁心 更新时间:2025-07-27 22:53:2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颍州。

  夜已很深,抚台行辕依旧灯火通明,各地关于灾情的报告从白天到晚上一直不绝,前来向巡抚朱珪请示的官员更是多到排队。一些官员因为久久得不到巡抚大人的接见急得团团转,可门包递了一个又一个,得到的回复都是再等等。

  因为巡抚大人此时在接见一个很重要的人。

  并不是官员,而是一个只有秀才功名的中年人。

  这人叫陈宁,乾隆四十五年朱珪督福建学政时录取的福州生员,后陈宁无意科举便追随朱珪左右。

  朱珪出任安徽巡抚后,陈宁便替留在京中与各方人士联络,即朱珪“坐京”,因陈宁为人很是机灵,所以很得朱珪器重,秘密充当其与嘉亲王的联络人。

  这次陈宁之所以离开京师前来颍州,便是因为嘉亲王。

  准确说,是嘉亲王特意派陈宁前来向师傅讨教。

  “伴驾名单是和珅同苏凌阿等人拟定,仪郡王、成亲王皆得伴驾”

  按陈宁所说,皇上这次去热河避暑钦定皇长孙绵恩同嘉亲王嫡子绵宁伴驾,由于绵宁尚小,因而嘉亲王这个做父亲的理应一同前往热河。

  “和珅同苏凌阿拟定的名单上有嘉亲王,可不知为何名单递上去后,皇上却将嘉亲王的名字划掉了,让嘉亲王留京熟悉部务,此举让京里谣言纷纷。”

  说到这,陈宁止住。

  朱珪挑了挑灯头,淡淡问道:“都有哪些谣言?”

  陈宁忙道:“说皇上无意嘉亲王为储君,否则不会不准其伴驾,另外,京里还谣传皇上可能弃儿立孙,否则何以特意让皇长孙绵恩伴驾,又说皇上打算晋绵恩的定郡王为定亲王王爷为此十分苦恼,便让学生快马前来老师处。”

  “王爷这养心功夫还是不够,”

  朱珪摇了摇头,对陈宁道:“你回去后告诉王爷,得宠者未必能得大器,皇上表面冷落王爷,未必不是想看一看王爷心性,也是对王爷的一种考验,王爷需一如既往沉得住气,养得住性.至于弃子立孙一说简直荒谬,王爷不用放在心中,只需于京中静观便可。”

  陈宁点了点头又说了件事,其道:“王爷那里也担心老师,赵有禄凭着和珅谗言得赐遏必隆刀,皇上近年来也一直被和党所蒙蔽,王爷说老师这里勿要隐忍,不要再与赵有禄冲突,免得和党有机可趁。”

  提到赵有禄,原本神情淡定的朱珪眼神下意识看向摆在案头的凤阳府急报。

  那赵有禄仗着遏必隆刀竟将凤阳知府李源、寿春镇总兵丁木三斩杀,而这两人都是他朱珪提拔之人,此举无疑是断了朱珪对江淮官场的控制力,令得朱珪对淮北地区的影响力大降。

  偏赵有禄是以救灾不力斩杀的二人,而凤阳地区灾情又的确严重,这就令得朱珪纵是心存怒火一时也不好上表弹劾。

  皇上赐赵有禄遏必隆刀本身,也是对他朱珪的警告,这一点朱珪比任何人都清楚,无须学生嘉亲王提醒,他也知此时不能再与赵有禄斗。

  以和珅一党如今在朝中的势力及皇上对和珅的偏听偏信,继续同和党斗下去对他朱珪、对嘉亲王都是十分不利的。

  尤其京师现在谣言纷纷。

  想要彻底扳倒和珅一党,目前来看只能寄希望于三年后的禅让。

  只要皇上退位成为太上皇,那和珅一党就将失去皇权靠山,到时新君以皇帝身份收拾他们易如反掌。

  自古以来,可没有太上皇还把持朝政的道理。

  当年宋高宗赵构禅让退位给宋孝宗,孝宗登基之后即为岳飞平反,一心北伐,高宗纵是反对也无可奈何。

  因而“养心”不仅是朱珪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

  不过陈宁大老远从京师来颍州,恐怕为的也不单单是京中谣言吧。

  果然,陈宁这里犹豫了下,还是低声道:“另外王爷想知道安徽灾情究竟有多严重,赵有禄通过和珅给皇上呈了一份他在灾区的见闻,内中说灾区饿死很多人,到处都是人相食,可老师为何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对灾情.”

  说到这,陈宁顿住。

  这件事不止嘉亲王疑问,他也心中纳闷。

  朱珪皱眉,自来颍州后他方知安徽灾情非常严重,虽然下面并没有具体数据报上来,但保守估计也饿死了几十万人,身为安徽巡抚的他与此事肯定脱不了干系。

  但并非他故意瞒报,实是因为被下面蒙蔽所致,搞的他骑虎难下,现在只能尽最大能力亡羊补牢,期盼灾情早点结束。

  这也是为何明知赵有禄杀了李源和丁木三,其身为巡抚却不发一言的原因。

  李、丁二人的死对促动官吏积极救灾是有正面作用的。

  丁木三还罢了,一介武夫而已,就是可惜了李源。

  案桌上摆着李源上个月给朱珪的亲笔信,信中言说皖北流民甚多,又暂时无法安置,故当下应以保府县州城为重,未想这封信却成了李源的遗书,令得朱珪颇是难过。

  只在朝廷看来,他这巡抚明显失职渎职,安徽灾情的具体不仅赵有禄上奏,两江总督孙士毅也有过奏报,这就搞的好像他朱珪是在故意瞒报。

  皇上让被他“摘参”的赵有禄暂署藩台,又赐遏必隆刀,显然就是“瞒报”带来的后果。

  事到如今,朱珪也无力辩解什么,当下能做的就是尽力救灾,将功补过同时保住自己的巡抚之位。

  不是他朱珪恋权,对个人得失太过看重,而是朝中局势对嘉亲王十分不利,做为老师的他不能出事,否则,朝野还有谁能为嘉亲王出谋划策呢。

  不过此事也让朱珪愈发坚定嘉亲王才是皇上内定的储君,不然他这个老师早就因为瞒报灾情丢官去职了。

  现在,只要师生同心,小心行事,耐心等上三年便是。

  再多的苦,再大的辱,都得受着。

  念及于此,竟是用手轻轻点了点碗中的六安瓜片,在桌上写下“庄王”二字。

  陈宁看的清楚,自是明白老师这是以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事迹鼓励嘉亲王。

  “告诉王爷,做大事者,首先当忍!”

  朱珪挥袖轻轻抹去桌上的水渍,房门被轻轻推开,进来的是朱珪长子朱锡金,手中拿着一份公文。

  公文是亳州知州董正荣发来的,说亳州近来有红胡子匪徒纵横乡野,为首者甚是凶横不法,地方缉捕甚难,且传闻这红胡子匪乃白莲教妖人。

  “.匪徒前此犹散,而今则聚也。查红胡原系白莲教匪漏网之人,间出偷窃,身带小刀为防身之具,人以其凶猛,故取戏剧中好勇斗狠、面挂红胡者名之。

  然匪徒间知犹以为怒也,近则居之不疑,成群结队,白昼横行,每一股谓之一捻子。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

  将董正荣的公文仔细读给父亲听后,朱锡经想到一事,就是不久前也曾接过到蒙城方面的奏报,说境内有捻匪活动,结合亳州方面所报,怀疑这捻子就是白莲教徒。

  “凤阳曾报抓获白莲教徒洪宝,此人招供白莲教首刘之协等人在淮北活动,且与盐匪勾结,如今又冒出这捻子来,父亲,莫非这白莲教真要借灾民在我安徽起事不成?若是如此,父亲须赶紧调兵部署于亳州、蒙城,免得生乱。”

  “白莲教?”

  陈宁亦开口道:“学生早前听闻这白莲教又叫什么混元教、收元教,乾隆三十八年曾利用山东大灾于临清起事,如今安徽灾情也很严重,难保不会重演乾隆三十八年旧事。”

  安徽境内白莲教死灰复燃之事,朱珪是知道的,但十几年前安徽曾经查办过白莲教主刘松,当时抓了不少白莲教徒,余众多潜逃外省。

  因此认为就算白莲教重新潜入安徽活动,势力根基都是有限,毕竟早年安徽对白莲教打击很严厉,令得白莲教在安徽的经营毁于一旦。

  反而因灾出来逃荒的流民威胁比白莲教更严重,这才督促各府州县建立团练以防不测。

  然而现在看来,这白莲教很有可能与流民合流,形成所谓捻子。

  小股十几二十人,大股一二百人,为首领头的都是持小刀的凶悍教徒,单独应付起来容易,可若叫这大大小小的捻子聚在一起可就麻烦了。

  沉思片刻,便要拟文调拨绿营进驻亳州、蒙城肃清捻子,却接到暂署安徽布政使的赵有禄紧急公文。

  说宿州境内发现白莲教徒活动,以“劫莲将至、大明复兴”蛊惑灾民,希望巡抚大人速调抚标精兵进驻宿州配合当地营兵清剿白莲教。

  “赵有禄在宿州?”

  朱锡经有点奇怪,不是说赵有禄一直在凤阳指挥救灾么,怎么突然就跑到宿州去了。

  不过宿州、蒙城、亳州相距不远,亳州、蒙城有白莲教活动,宿州出现白莲教也在情理之中。

  着急之下认为白莲教公然以复兴明朝为口号,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匪徒,而是奔着颠覆大清江山社稷去了,当火速调派重兵进剿才是,必要时候甚至还要上报两江总督,请求派出江宁八旗协助绿营。

  然此时陈宁却突然说道:“老师,学生于京中也曾听闻过白莲教众昼伏夜出,所行之事非匪非民,恐系另有驱使的说法。

  “另有驱使?”

  朱锡经不解什么意思,白莲邪教一直是历代王朝严防死守的大敌,因为这帮人专门造朝廷的反,这另有驱使是何意。

  朱珪看了眼陈宁,目光却是有些复杂,儿子不知这另有驱使何意,他又岂能不知。

  事实上,世人多以为白莲教乃民间邪教,与朝廷水火不容,实际朝廷一直在暗中利用白莲教。

  当年雍正年间发生“曾静案”,世宗雍正爷为铲除吕留良思想余脉,便暗中纵容白莲教成员散布“吕氏门生勾结妖人”的谣言。待民间舆论沸腾后,朝廷再以“平定邪祟”之名出兵镇压,既清除异己又赚得民心。

  本朝乾隆爷登基后,白莲教在临清造反,事败后余众活动范围转进漕运河道,恰逢朝廷整顿漕帮,因为漕帮在李卫手中壮大到难以控制,已经严重威胁皇权,时任漕运帮主王降祖之死传闻便是白莲教徒所为。

  但朱珪在上书房行走时却从《军机处录副奏折》中看到过时任军机大臣刘统勋称漕帮帮主之死为“民匪相激,顺势而为。”

  这份奏折有乾隆爷的朱批:“脏水要泼,但别脏了朕的手。”

  由此分析当年白莲教南下与漕帮争斗,很有可能是朝廷引导的结果。

  原因是漕帮被李卫“收编”,帮众骨干皆有“编制”,几万运军也为漕帮掌握,明面上朝廷很难对漕帮动手,更休说处死漕帮的帮主。

  但有了白莲教这把刀,那就杀人于无形了。

  不过朝廷对这把刀同样也忌惮,因而一直要求地方打压白莲教,发现一起查获一起,但有些地方官似乎私下里也在“利用”白莲教,毕竟白莲教的大部分教众也是为了私利,而不是真要铤而走险拿脑袋造反。

  前番那白莲教徒洪宝便招供白莲教的两大头目刘之协和宋之清因为分赃不均内讧,导致宋之清北上河南认了个瞎子当师父,指刘之协这个“正统”教主是篡位,双方彼此指责互不合作。

  现在安徽境内活动的白莲教徒多是刘之协的人。

  这刘之协是不是真要造反,现在也很难断言,不过那些捻子却是要马上打压的,不然闹出什么大乱来他这巡抚更不好跟朝廷交待。

  不过

  针对亳州、蒙城、宿州均发现白莲教徒活动的事实,朱珪沉思片刻终是决心调所辖抚标精兵北上,只不过并非如暂署布政赵有禄所请调精兵入宿州,而是前往亳州。

  亲自写了封密信要人快马送亳州知州董正荣,信中要求对方肃清境内捻子,若无法就地围剿也要协助抚标将捻子往东边驱赶。

  东边,是宿州。

  把人驱到一个地方集中剿灭的意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清妖,清妖最新章节,清妖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久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