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56章 赵大人英明

小说:清妖 作者:傲骨铁心 更新时间:2025-07-24 20:48:3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绿营工资的确是由藩库拨发。

  满清虽规定绿营军饷由户部统一核算分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也就是名义上军队的工资是由户部掌总。

  但实际执行这一块,不可能是户部直接拨款发放军队工资,而是由各省的藩库具体负责,也就是各省在原定上交的赋税中扣下本省军队工资数额,再由各省藩库按驻军名册发放。

  大体就是驻扎在省城的绿营从藩库直接领工资,下面府州县的驻军则由藩库将工资转到府县库上支取。

  支取过程需要借助当地的“商业银行”。

  这就形成一个体制,巡抚虽然有军队调动指挥权,但军队的后勤和工资这一块则被掌握藩司大库的藩台牢牢把持着。

  互相制衡的道理。

  用公司来形容的话,就是巡抚是一线销售经理,但底下员工的工资和提成却在藩台这个会计手中。

  任你员工销售业绩如何优秀,会计把着提成和工资不发,再优秀的销售团队也会崩盘。

  除非“董事长”介入把会计给换了,要不然会计就能决定这个地区的销售团队生死。

  很显然,老太爷这个“董事长”不可能更换赵安这个刚任命的会计。

  这就让赵安有十足底气解决地区销售团队不跟他姓的问题。

  发工资,简单有效且粗暴的解决方式。

  绿营工资相较八旗要少得多,有马的骑兵一个月工资只有二两,外加三斗米,合起来一年工资二十四两,加三十六斗米。

  没有马的野战步兵月工资是一两五钱加米三斗。

  但每个省只有督标、抚标等亲兵部队才算是野战部队,其余驻军实际都是地方守兵,工资很低,一个月只有一两工资加三斗米。

  安徽绿营除两千多归巡抚直接管辖的抚标外,其余一万多人全是地方守军,算上工资和发给的禄米,军械维护、马料等,每年藩库需要支付的驻军工资为五十万两左右。

  然而底层士兵实际能拿到的工资只有一半,其余一半多被各级军官用各种名义截留,这就导致底层士兵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从事小贩、佃耕维持生计,有的更沦为军官的“长工”,时间一久自然谈不上训练,更加谈不上战斗力。

  这也是为何安徽巡抚朱珪利用灾情推广团练试点的原因,因为朱珪对绿营的腐朽看的比谁都清楚。

  想要提升绿营战斗力,就得涉及到绿营的将校人事调整,而绿营又是系统性腐朽,根本不是调整几个带兵将领就能够解决的。

  除非将绿营整个指挥体系给拿掉,重新搞一套指挥体系出来。

  别说朱珪了,就是老太爷也办不到。

  所以朱珪只能在绿营之外试点团练。

  赵安也办不到,但前世的经验教会他一个很有效的法子。

  抓基层。

  只要把基层抓住了,那高层和中层的“敌对分子”就不足为虑。

  怎么抓基层呢?

  拿钱抓呗。

  有钱能拿鬼推磨。

  只有钱搞不定,赵安才会想其它办法,比如将提出问题的人解决掉。

  但他刚刚用遏必隆刀杀了一个总兵,这会如果再杀其他军官未免有点过份,也没法向老太爷交待。

  杀将领跟杀官员还是有区别的。

  就算要杀,也得先把基层抓住,不然弄不好就是人家反杀了。

  军队也好,销售团队也好,工资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任你“经理”们如何闹腾,只要会计把工资实打实的打到员工银行卡上,那“经理”们闹的再凶也没用。

  因为,员工不跟。

  如果会计给员工们再涨一些工资的话,那“经理”团队别说闹了,就是能不能继续在公司立足都是问题。

  军队的人事任免权、调动权,赵安是没有,但他有卡工资、发工资、涨工资的权力。

  甭管什么年头,有钱才是爷。

  “在营人等皆发三月实饷,本官亲自发放。”

  区区一句话就令凤阳营这三百多营兵精神为之一振,连带着看赵大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爹亲娘亲,哪有钱亲。

  何况这是大灾之年,作为地方守兵的凤阳营官兵的妻儿老小都在凤阳,亲朋好友也在凤阳,其中肯定有受灾的。

  先前因为上面克扣工资导致他们生活困难,难以救济亲朋,现在新来的藩台大人一次给他们发三个月实饷,不仅能确保他们的妻儿老小平稳渡过灾荒,也能让他们救助一下亲朋,没说的,赵大人就是活菩萨。

  总兵大人算个屁!

  虽然没人喊出赵大人您就是我亲爹之类的话,但在场营兵脸上原本愤怒的神情却是清一色被惊喜所替代。

  拿刀的自觉将刀放低,拿铳的自觉将铳倒拎,拿盾牌的索性将盾牌当作屁垫

  以游击周库为首的一众军官则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了。

  一种被人釜底抽薪的无力感。

  手下兵不可能再听他们闹了,叫他们几个拿什么替总兵大人报仇?

  真要喊什么给总兵大人报仇的话,估计都不用姓赵的动手,手下兵就把他们给按了。

  一个简单的发工资,就把凤阳营的官与兵彻底割裂。

  既然是发工资,必定要给现银。

  凤阳营是守兵性质,营兵月工资一两,一次发三个月的饷就是实发三两加九斗米一人,算下来都不到一万两。

  这钱,凤阳府库是有的。

  之前荆道乾代理布政使时曾从安庆调拨了二十几万两银子到凤阳,除给下面的县拨了十三万两救灾银,库中尚余九万多两,另外府库本身也有不到三万两的节余在,拿个万把两把凤阳营安抚下来绝对没问题。

  更别说各地的的救灾钱粮正按赵安的意愿源源不断往灾区输入,江苏和江西支援的两笔过百万两的款子也已运到安庆。

  事实上,赵安不缺钱,他缺的是粮食。

  没有粮食,再多银子都没用。

  作为安徽财政大管家,赵安的话就是“条子”,一句话凤阳同知安德顺就赶紧带人去府库取钱粮了,不带半点犹豫的。

  一车车钱粮很快运到,当着几个手足无措的军官面,赵安直接取来该营花名册当众发工资。

  结果实际应领工资的士兵只有318人,但花名册上的士兵却有475人,足足多了150多人。

  也就是说过去安徽藩库光凤阳营每年就多发两千多两工资,摊到整个安徽绿营,可见空饷有多狠,就这,各级军官还变本加厉的喝兵血,绿营能有战斗力才怪。

  不管什么年代,领工资的场面肯定是喜气洋洋,氛围无比融洽的。

  手里的碎银子、铜钱再加那一袋袋实打实的粮食,把个凤阳营搞的跟过年差不多。

  军官们看着眼红,偏是没法从中克扣截留,加之不知道赵安接下来怎么处置他们,站在那里均是心中紧张。

  这会纵是亡命徒心中也虚。

  工资发了,粮食发了,按理凤阳营的事到此为止,未想赵安还有话说,手一扬竟是说如今灾情紧急,需官兵也投入救灾,故而给每人追加一两银子、五斗米的救灾补贴。

  这钱由藩库承担,不算官兵的正式工资。

  “谢赵大人赏!”

  人群愣了片刻后,终是响起欢呼声,雀跃的营兵就差把赵安抬起在半空抛上几个来回。

  这么好的大人到哪找呢。

  丁木三那个喝兵血的算什么狗东西!

  同知安德顺却是为难了,藩台大人给官兵发实饷没错,给补贴也没错,可整个凤阳境内的绿营兵有三千多人,总不能光发一个凤阳营不发其它吧。

  全发的话,这就得几万两银子,府库是有这笔银子,但银子是用来救灾的,真全发给营兵这灾还怎么个救法?

  不发的话,当兵的都是一根筋,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它地方的绿营兵要知道凤阳营得了这么大好处,他们却没有,怎么可能不闹饷。

  这一闹饷再被白莲教和盐匪蛊惑,加上遍地的灾民,可不就大祸临头了么。

  当他小心翼翼提出隐忧后,得到的却是不仅凤阳驻军一律实饷加补贴,全安徽的绿营兵皆照此办理。

  摊下来,实际赵安只是给安徽绿营多发了不到两万两的补贴,其余工资和禄米本就是营兵应得的,户部有预算,省里也有专项资金。

  只一个问题赵安目前无法解决,就是他能给凤阳这边的绿营兵发实饷,可其它地方的营兵不可能拿到实额工资,因为上面有个“寄生”的军官团。

  除非赵安能一个府一个府的走基层、抓基层,利用遏必隆刀把安徽绿营的高层清洗一遍。

  这件事的难度不亚于救灾。

  赵安也没有精力去走基层收兵权,目前他的重心就是确保凤阳这个重灾区不生乱,因为凤阳境内白莲教活动很猖獗,之前就有过伏击绿营的事。

  很难说白莲教是不是在制定起事日期。

  白莲教真造反的话,绿营再不堪用也能顶一顶。

  那么,获得底层营兵的拥戴至关重要,但同时也要得到军官团的支持。

  这个,光靠杀人立威就不行了。

  “尔等随本官来。”

  摞下这句话后,赵安径直走向营中公房。

  “怎么办?”

  几个军官看着被黄马褂簇拥走向公房的赵安均是面露难色,手底下的兵都向着这姓赵的了,他们根本无法凭借士兵的力量要挟对方。

  此时局面根本就是一边倒,只要赵安愿意,当场拿下这帮军官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所以,这帮军官自是担心公房变成“白虎堂”,手持尚方宝剑的赵安把他们的脑袋也给挨个砍了。

  作为众人主心骨的游击周库压力很大,不是没想过开溜,可营门早被赵安的随员堵住,众目睽睽之下他又能往哪跑。

  而且,还跑不得!

  因为跑了的话那与白莲教勾结欲图造反的大帽子就得扣在他头上。

  造反,可是夷三族,凌迟的大罪。

  都无须构陷,因为凤阳营哗乱是事实。

  思来想去,周库只能带着一帮军官硬着头皮前往公房接受处置。

  公房内,赵安正在负手打量丁木三之前用过的案桌,别说这个丁总兵还有点儒将的意思,竟然在军营公房内摆了很多书籍,其中不乏古版藏书。

  墙上还挂了一幅字画,不知道谁写的。

  眼角余光注意到周库等人站在门口畏畏缩缩不敢进来,便转过头来淡淡道:“进来吧。”

  “嗻!”

  周库等人无奈入内,有个千总进来时腿肚子都有点发颤,其他几人抬腿也如千钧重。

  公房内,庆遥等几名侍卫按刀虎视眈眈盯着他们,架势绝对唬人,可真打起来可能这几位养鹰喂狗的八旗子弟未必打得过。

  见这几人进来后竟然不下跪,庆遥不由喝道:“见了大人为何不行礼!”

  “末将周库(某某)参见藩台大人!”

  周库等人老老实实跪下行礼,一个个脑袋磕的结实,头却不敢抬。

  “起来吧,”

  坐在椅子上的赵安仔细打量周库等人,却未发怒斥责他们煽动士兵闹事,而是平静说道:“丁木三身为总兵救灾不力已被本官请遏必隆刀斩杀,尔等先前可是为此人喊冤?”

  众军官哪敢承认这事,带头者游击周库更是连连摇头,说什么误会。

  “误会?”

  赵安微哼一声,“今日之事本官便当未发生,尔等今后当用心差事,配合地方努力救灾,若叫本官知道尔等另有心思,莫怪本官再请遏必隆刀饮尔等之血!”

  “是,是,大人!”

  见赵安不追究他们煽动哗乱,众军官不禁松了口气,正欲退出时,赵安却抬手一指为首的游击周库:“丁木三虽死,但此人公然虚报军士名额骗取朝廷军饷,或任上还有其它贪赃枉法之事,就着尔等查办此人罪状书报本官上奏朝廷。”

  说完,赵安刻意顿了顿,看着几个眼神明显有难色的军官补了一句:“丁木三历年所得赃银皆要查抄,挖地三尺也要给本官抄出来查抄所得除八成入藩库用于救济灾民,其余尔等自留,本官不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清妖,清妖最新章节,清妖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久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