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道德经. 第六十四章

小说:墨子与道德经. 作者:任宪宝. 更新时间:2025-07-31 00:05:2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1]易谋;其脆易泮[2],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5]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6]不学,复[7]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注释】[1]兆:征兆。[2]其脆易泮:泮,散,解。物品脆弱就容易消解。

  [3]毫末:细小的萌芽。[4]累土:堆土。[5]几:几乎。[6]学:这里指办事有错的教训。

  [7]复:匡复、匡正。【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

  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解析】这一章从内容上讲与前一章相接续,仍然是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

  由于与上一章联系起来读,也可以说又返回到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道理。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杜绝它的的出现。

  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

  “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

  “生于毫末”、

  “起于累土”、

  “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老子依据他对人生的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指出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

  老子认为,一个人应发挥智能或技能的最佳状态,只有在心理平静的自然状态下才能做到。

  总之,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墨子与道德经.,墨子与道德经.最新章节,墨子与道德经.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久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