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道德经. 第十六章

小说:墨子与道德经. 作者:任宪宝. 更新时间:2025-07-31 00:05:2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原文】致虚极[1],守静笃[2];万物并作[3],吾以观复[4]。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5],静曰复命[6]。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7],容乃公,公乃王[8],王乃天[9],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10]。

  【注释】[1]致虚极:致,达到,下功夫修养使自己达到。虚极,心灵极度虚寂。

  极:极度,顶点。[2]笃:与

  “极”同义,极端。[3]作:生长、发展。[4]观复:回头察看。[5]归根曰静:万物生于道,老死又回归道,物运动,道是静,所以把归根叫静。

  [6]复命:回复本性,交还所受之命。命是赋予生物的生存指令。[7]容:包容。

  [8],王:天下归从。[9],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10]殁身不殆:殁,死。殆,危险。【译文】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乃是修道的最高工夫。

  我往复观察万物的生长,尽管变化纷纭,还是要回归自己的根上。最后反观它们的根本,还是一个

  “静”,这静的本性就是复命(回复本性)。回复本性就是常道,认识了万物演进的常道,就叫作明,不了解常道而轻举妄动,就会生祸端。

  能够了解宇宙万物演变常道的人,就能包容通达;能包容通达的人,就能大公无私;能大公无私的人,就能天下归心;能天下归心的人,就能至大无比;能至大无比的人,才能合乎道;能合乎道的人,才能永垂久远;能永垂久远的人,才能终身不招致危险。

  【解析】这是老子的认识论篇,强调致虚守静的工夫,才能回复本性。

  只有摒弃心中杂念,才能致静去极欲洞察万物,万物归

  “道”,才合理。回复本性后才能明,才能容,才能公,才能王,才能大,才能久,才能安。

  不遵循

  “道”而乱作,必然导致祸害。因此所有的生存和作为,必须入

  “道”,遵守

  “道”——法则的要求,才是至圣无尚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墨子与道德经.,墨子与道德经.最新章节,墨子与道德经.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久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