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与道德经. 第十章

小说:墨子与道德经. 作者:任宪宝. 更新时间:2025-07-31 00:05:2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原文】载[1]营魄[2]抱一[3],能无离乎?专[4]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5],能无疵[6]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7]开阖[8],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9],能无知[10]乎?生之畜[11]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1]载:发语词当

  “且”解,如载浮载沉,载欣载奔。[2]营魄:营,指精神;魄,指体魄。

  [3]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两者合一即合于道。

  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4]专:守也,集中而不分散。[5]涤除玄览:洗垢谓之涤,去尘谓之除。

  览,通

  “鉴”,镜子。玄览:多见、多闻、多欲、多望,人的内心。[6]疵:毛病,这里指欲望。

  老子把欲望比做镜子上的尘垢,妨碍体道,必须涤除。修道之人,求静必须去除欲望,心无杂念。

  [7]天门:即天宫,指耳目口鼻等官感器官。[8]开阖:激活。[9]明白四达:不是指耳目口鼻的明白四达,而是指心如明镜的大智。

  四达: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兴利除害为要,以善行教化为本,以慎行薄敛为末。

  [10]知:心智、心机。[11],畜:养育、繁殖。【译文】有识之士自问,灵魂与形体相合一,能永不分离吗?

  静心敛思,把精气调和得十分柔和,就能像婴儿那样天真自然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一尘不染吗?

  爱护人民治理国家,能够达到无为而化的境地吗?在动静循环的大自然中,能柔弱安静,不争雄长吗?

  在明白通达一切智能后,能表现出无知无欲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显示自己,助万物成长而不主宰它们,这就是最深的

  “德”。【解析】此篇是老子的修养与说理篇,着重讲人在修身养性和为学治国诸事上如何由

  “下德”跻于

  “上德”。老子希望把

  “柔弱”、

  “无为”、

  “退守”、

  “无知”的自然之道,推广至人事、社会、政治层面上。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道家之人,非常注重现世的生存,却对于死亡极少探究,所以在汉朝他们便与民间的神仙方术结合,形成了一个宗教门派——道教。

  那么道家对中国乃至全人类有什么贡献呢?总结如下:一、他创造了气功,并代代发扬光大,让世人刮目相看。

  所以道家之人,非常注重自身修练,是中国气功的最早发明与传播者;二、他注重德行修为,所以对于功德是特别清醒的:人纵使修练一辈子,也会染上俗世尘垢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人有私欲,岁月渐长,欲随岁月至,如花开路旁,久则沾尘垢,人不复婴儿初。

  神形合一最终会分离,为天地人类贡献一生而能不恃能,不据为己有,不显示自己的功劳,这才是老子所谓最高的德,也是他心目中的与道合一的圣人。

  推动万世万物运行发展,而不自我标榜,乃是最高的道(玄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墨子与道德经.,墨子与道德经.最新章节,墨子与道德经.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久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