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后,陈兴带着手下铁匠风风火火的赶到了弥陀山钢铁厂,小旗官王武带人将北原堡铁匠铺的器械和原料也一并搬运了过来。
“属下拜见大人!”
刘岱挥挥手,招呼陈兴进入钢铁厂内,说道:“现在本官招募的人手已经进入钢铁厂内,开始准备运转了,你尽快熟悉一下,本月内本官就要看到钢铁厂产出。”
“是!”
刘岱随即召集一众铁匠和青壮过来,宣布任命陈兴为弥陀山钢铁厂主事。
陈兴看到眼前的钢铁厂,以及二百多人的部下,心中是非常激动和兴奋的,自己干了这么多年铁匠,还从未见过如此规模、如此样式的钢铁厂,在刘岱的任命后也经众人推举了几个管事,负责冶炼、炼焦、开矿等各个环节。
部署完毕,刘岱便交待肖成虎几句,带着谢东乡返回北原堡。
而陈兴进入钢铁厂内部没多久,便和其余铁匠、青壮一样,若有所思的思考起来,没过一会儿便“自动学会”了各个环节的生产流程。
只见陈兴先是走到大型高炉跟前摸索查看,接着又来到矿井、焦炉等处查看,半晌之后便开始从容指挥,钢铁厂内随即开始忙碌起来。
而肖成虎则带着手下八名兵丁开始设置路障,在通往山下的小路上一连设置了三道路障,又从家眷中抽调了十几个壮妇,共同把守这些路障,在钢铁厂大门口设置守卫,在内部设置巡逻人员,不敢有一丝怠慢。
话分两头,刘岱和谢东乡骑马赶路,在当天傍晚时分回到了北原堡,随即看到堡外的景象就呆住了。
“这么多人啊!”
谢东乡看着聚集在堡外的上千百姓,显然有些不知所措。而刘岱则策马靠近南门,沿途的百姓纷纷自觉的闪出一条通道,刘岱很快就来到南门外。
“大人!”
小旗官韩国兴见刘岱回来了,急忙跑过来禀报:“启禀大人,从昨天开始,就陆续有百姓拖家带口过来投靠,属下没有大人的命令不敢放人进堡,所以暂时安置在堡外了。”
刘岱点了点头,问道:“知道这些百姓都是哪里来的吗?”
韩国兴说道:“属下开始担心会有鞑子的细作混进来,所以这两日带人询问了几遍,又将百姓们的话语相互印证了,基本排除有细作的可能。”
“这些百姓大多都是北原堡周边村落的佃户,也有周边几个屯堡的军户,以及躲在山林中的逃户。”
韩国兴越说越兴奋:“操守大人收到战报后,将大人剿灭弥陀山马匪的事情宣扬了出去,周围的百姓都知道大人的威名,苦于周围贼寇袭扰,这些百姓都是逃过来依附大人的。”
刘岱微微皱眉,周围的佃户和逃户还好说,至于军户就有些难办了。现在操守官李淳仁已经命令手下的总旗官、百户“收复”边墙外的屯堡、火路墩,其实就是在确认鞑子主力不在大同镇,让部下返回各自驻地而已。如果自己收下这些军户,势必会与周边的屯堡产生矛盾。
刘岱稍稍琢磨了一下:“管他呢!到了北原堡,就是老子的人。”
于是刘岱说道:“尽快将所有百姓登记造册,全部转为咱们北原堡的军户,明天将军户黄册交给本官。”
韩国兴闻言苦着脸,说道:“明天?属下派人去拒门堡请教书先生过来帮忙,光是一来一去就要两天时间,明天真的来不及啊!”
刘岱瞪了韩国兴一眼,自己带着一帮文盲干事真是麻烦,看来等忙过这段时间,要雇几个教书先生回来,给这帮手下开个“扫盲班”才行。
刘岱环视四周,大声说道:“谁能认字、写字?举手!”
很快,两个男子举起了手,刘岱指着其中年纪稍大,大约有四十多岁,看上去很有文气的男子问道:“你叫什么?”
“小人崔明俊,能写会算,愿为防守大人效劳!”
“嗯?”
刘岱问道:“你是秀才?”
崔明俊苦笑着说道:“小人也曾考过科举,只是年逾四旬依旧是一事无成,反倒是家中耕地和房子都败光,沦落成佃户苟活。”
刘岱点了点头,说道:“你既然会算学,那就暂时在官署内做个账房先生吧,每月一两银子月钱。”
崔明俊闻言激动得大礼叩拜。
刘岱又指着另一个年纪大概三十多岁的年轻人问道:“你叫什么?”
“小人宋洵,自幼上过几年私塾,后来父母先后病逝,家财也散尽了,便给人种地为生。”
刘岱“嗯”了一声,对韩国兴说道:“你带着宋洵给这些百姓登记造册吧。”
“是。”
随后刘岱对堡外的一千多人大声说道:“你们到了北原堡,便是本官治下的军户,从今以后要听从本官号令,每家每户都要出一名男丁从军,当然本官也会给你们家中发下耕地、粮食种子,同时会为你们提供保护。”
“不过本官将丑话说在前面:有谁不听号令、泄露消息、逃亡别处,本官自然有办法让他生不如死!”
刘岱经过数次强化后,如今的身体素质已经是寻常人的三倍,再加上击杀数十人自然带上的煞气,周围上千人都被震慑住,纷纷跪下行礼,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先将拖家带口的纳入堡内,让他们住进空房子内,住不下的独身户,暂时在南门外搭建地窝子容身,后续本官会招募工匠在南门外扩建的。”
“是。”
当晚,刘岱在官署内召集众人开会,除了在弥陀山的肖成虎、陈兴外,其余众人连同新被任命的账房先生崔明俊齐聚官署正堂。
刘岱看着正襟危坐的众人,心中十分畅快,自己来到明末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有了如今这般景象,对将来更是充满了信心。
“诸位!”
刘岱开口说道,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集中在刘岱的身上。
“如今我北原堡一片欣欣向荣,少不了诸位的出力,本官都看在眼里,也会给诸位相应的回报。”
“今日又有大批百姓来投,待到登记造册之后,本官会将新人分配到各处,到时候诸位人手充足,要继续为我北原堡添砖加瓦。”
“愿为大人效力!”
刘岱又看向崔明俊,说道:“尽快将堡内钱粮登账,本官每月都要查看的。”
“是。”
忽然,刘岱看着崔明俊想起了什么,问道:“你们苦于周围贼寇袭扰,可知道那些贼寇的大致所在?”
崔明俊顿了顿,说道:“知道,属下之前待过的村子附近就有贼寇。”
刘岱闻言大喜,对韩国兴说道:“给新人登记造册的同时,记得询问周边贼寇的活动区域、老巢位置,一同汇集上来!”
“属下拜见大人!”
刘岱挥挥手,招呼陈兴进入钢铁厂内,说道:“现在本官招募的人手已经进入钢铁厂内,开始准备运转了,你尽快熟悉一下,本月内本官就要看到钢铁厂产出。”
“是!”
刘岱随即召集一众铁匠和青壮过来,宣布任命陈兴为弥陀山钢铁厂主事。
陈兴看到眼前的钢铁厂,以及二百多人的部下,心中是非常激动和兴奋的,自己干了这么多年铁匠,还从未见过如此规模、如此样式的钢铁厂,在刘岱的任命后也经众人推举了几个管事,负责冶炼、炼焦、开矿等各个环节。
部署完毕,刘岱便交待肖成虎几句,带着谢东乡返回北原堡。
而陈兴进入钢铁厂内部没多久,便和其余铁匠、青壮一样,若有所思的思考起来,没过一会儿便“自动学会”了各个环节的生产流程。
只见陈兴先是走到大型高炉跟前摸索查看,接着又来到矿井、焦炉等处查看,半晌之后便开始从容指挥,钢铁厂内随即开始忙碌起来。
而肖成虎则带着手下八名兵丁开始设置路障,在通往山下的小路上一连设置了三道路障,又从家眷中抽调了十几个壮妇,共同把守这些路障,在钢铁厂大门口设置守卫,在内部设置巡逻人员,不敢有一丝怠慢。
话分两头,刘岱和谢东乡骑马赶路,在当天傍晚时分回到了北原堡,随即看到堡外的景象就呆住了。
“这么多人啊!”
谢东乡看着聚集在堡外的上千百姓,显然有些不知所措。而刘岱则策马靠近南门,沿途的百姓纷纷自觉的闪出一条通道,刘岱很快就来到南门外。
“大人!”
小旗官韩国兴见刘岱回来了,急忙跑过来禀报:“启禀大人,从昨天开始,就陆续有百姓拖家带口过来投靠,属下没有大人的命令不敢放人进堡,所以暂时安置在堡外了。”
刘岱点了点头,问道:“知道这些百姓都是哪里来的吗?”
韩国兴说道:“属下开始担心会有鞑子的细作混进来,所以这两日带人询问了几遍,又将百姓们的话语相互印证了,基本排除有细作的可能。”
“这些百姓大多都是北原堡周边村落的佃户,也有周边几个屯堡的军户,以及躲在山林中的逃户。”
韩国兴越说越兴奋:“操守大人收到战报后,将大人剿灭弥陀山马匪的事情宣扬了出去,周围的百姓都知道大人的威名,苦于周围贼寇袭扰,这些百姓都是逃过来依附大人的。”
刘岱微微皱眉,周围的佃户和逃户还好说,至于军户就有些难办了。现在操守官李淳仁已经命令手下的总旗官、百户“收复”边墙外的屯堡、火路墩,其实就是在确认鞑子主力不在大同镇,让部下返回各自驻地而已。如果自己收下这些军户,势必会与周边的屯堡产生矛盾。
刘岱稍稍琢磨了一下:“管他呢!到了北原堡,就是老子的人。”
于是刘岱说道:“尽快将所有百姓登记造册,全部转为咱们北原堡的军户,明天将军户黄册交给本官。”
韩国兴闻言苦着脸,说道:“明天?属下派人去拒门堡请教书先生过来帮忙,光是一来一去就要两天时间,明天真的来不及啊!”
刘岱瞪了韩国兴一眼,自己带着一帮文盲干事真是麻烦,看来等忙过这段时间,要雇几个教书先生回来,给这帮手下开个“扫盲班”才行。
刘岱环视四周,大声说道:“谁能认字、写字?举手!”
很快,两个男子举起了手,刘岱指着其中年纪稍大,大约有四十多岁,看上去很有文气的男子问道:“你叫什么?”
“小人崔明俊,能写会算,愿为防守大人效劳!”
“嗯?”
刘岱问道:“你是秀才?”
崔明俊苦笑着说道:“小人也曾考过科举,只是年逾四旬依旧是一事无成,反倒是家中耕地和房子都败光,沦落成佃户苟活。”
刘岱点了点头,说道:“你既然会算学,那就暂时在官署内做个账房先生吧,每月一两银子月钱。”
崔明俊闻言激动得大礼叩拜。
刘岱又指着另一个年纪大概三十多岁的年轻人问道:“你叫什么?”
“小人宋洵,自幼上过几年私塾,后来父母先后病逝,家财也散尽了,便给人种地为生。”
刘岱“嗯”了一声,对韩国兴说道:“你带着宋洵给这些百姓登记造册吧。”
“是。”
随后刘岱对堡外的一千多人大声说道:“你们到了北原堡,便是本官治下的军户,从今以后要听从本官号令,每家每户都要出一名男丁从军,当然本官也会给你们家中发下耕地、粮食种子,同时会为你们提供保护。”
“不过本官将丑话说在前面:有谁不听号令、泄露消息、逃亡别处,本官自然有办法让他生不如死!”
刘岱经过数次强化后,如今的身体素质已经是寻常人的三倍,再加上击杀数十人自然带上的煞气,周围上千人都被震慑住,纷纷跪下行礼,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先将拖家带口的纳入堡内,让他们住进空房子内,住不下的独身户,暂时在南门外搭建地窝子容身,后续本官会招募工匠在南门外扩建的。”
“是。”
当晚,刘岱在官署内召集众人开会,除了在弥陀山的肖成虎、陈兴外,其余众人连同新被任命的账房先生崔明俊齐聚官署正堂。
刘岱看着正襟危坐的众人,心中十分畅快,自己来到明末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有了如今这般景象,对将来更是充满了信心。
“诸位!”
刘岱开口说道,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集中在刘岱的身上。
“如今我北原堡一片欣欣向荣,少不了诸位的出力,本官都看在眼里,也会给诸位相应的回报。”
“今日又有大批百姓来投,待到登记造册之后,本官会将新人分配到各处,到时候诸位人手充足,要继续为我北原堡添砖加瓦。”
“愿为大人效力!”
刘岱又看向崔明俊,说道:“尽快将堡内钱粮登账,本官每月都要查看的。”
“是。”
忽然,刘岱看着崔明俊想起了什么,问道:“你们苦于周围贼寇袭扰,可知道那些贼寇的大致所在?”
崔明俊顿了顿,说道:“知道,属下之前待过的村子附近就有贼寇。”
刘岱闻言大喜,对韩国兴说道:“给新人登记造册的同时,记得询问周边贼寇的活动区域、老巢位置,一同汇集上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开局人屠系统,我在边关杀疯了!,明末:开局人屠系统,我在边关杀疯了!最新章节,明末:开局人屠系统,我在边关杀疯了! 平板电子书!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开局人屠系统,我在边关杀疯了!,明末:开局人屠系统,我在边关杀疯了!最新章节,明末:开局人屠系统,我在边关杀疯了!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