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
道场之上,风都停了。
所有生灵的目光,都汇聚在金翅大鹏那张青白交加的脸上,看他如何应对这诛心之问。
但无人知晓,陈苦的视线早已越过了眼前的金翅大鹏,望向了更遥远的未来,望向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
那是一幅佛法传遍九天十地,光耀大千世界的无上图景。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昔日他所提出的那个看似简单,实则颠覆了整个佛门根基的构想——大乘佛教。
大乘,意为普度。
不再是小乘佛法的独善其身,而是要将佛门妙义,传遍世间每一个角落,根植于亿万生灵的心田之中。
这是一个何其宏大的愿景。
但愿景终究是愿景,要将其化为现实,尤其是在这片洪荒天地之间,便绕不开一个最根本的法则。
实力。
没有绝对的实力作为根基,一切理想都只是空中楼阁。
没有强横的底蕴作为后盾,所谓的布道传法,不过是痴人说梦,甚至会为自身招来灭顶之災。
佛门,需要力量。
一种足以震慑宵小,足以踏平坎坷,足以让诸天神魔都不敢轻举妄动的力量。
因此,在陈苦最初的设想里,佛门的未来便注定不会只有一条道路。
慈悲与威严,缺一不可。
佛门弟子,其分工也必将有所不同。
需要有弥勒、大势至、迦叶这般的存在。
他们精研佛理,舌灿莲花,能以无上智慧与慈悲之心,化解顽石,点化众生。
他们是佛法的播种者,是行走于天地间的传道人。
他们的战场,在人心,在天地之间。
但,同样也需要另一批人。
他们或许不善言辞,不懂太多高深佛理。
他们修行的,是纯粹的力量,是极致的杀伐。
他们是护道者。
是佛门最锋利的剑,最坚固的盾。
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扫清传道路上的一切障碍,镇压一切敢于挑衅佛门威严的邪魔外道。
换而言之,金翅大鹏,以及所有与他一样修行九转玄功的生灵,从一开始,就被陈苦定位成了这个角色。
他们,是佛门的金刚,是怒目的明王。
是未来无数传道者身后,那道沉默却足以令一切敌人胆寒的影子。
所以,他先前对金翅大鹏的发问,每一个字,每一次停顿,都不是心血来潮,更非无的放矢。
那是在种下一颗种子。
一颗关于“定位”与“职责”的种子。
假以时日,当佛法之光开始普照大千,这样的组合将成为佛门的常态。
一人在前,口诵真经,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一人在后,手持凶兵,杀伐果断,镇压邪魔。
传道者与护道者。
光明与阴影。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同进同退。
唯有如此,这浩瀚无垠的九天十地,亿兆生灵,才能真正沐浴在佛光之下,聆听到佛门妙义。
这才是完整的佛。
这才是陈苦心中,真正的大乘。
他今日之言,看似在敲打金翅大鹏那份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悍,实则是在为其未来的道路,打下第一块基石。
勇而无畏,是修行九转玄功的根基,绝不可弃。
但这份勇,需要被束缚,需要被引导。
需要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一个值得为之挥洒热血与生命的目标。
而不是在毫无意义的争强好胜中,沦为匹夫之勇。
简而言之,他要教给金翅大鹏等人的,是如何在无畏的刀锋之上,找到那一丝名为“分寸”的刀鞘。
当然,这番深意,这跨越了万古的布局,在场的诸多生灵,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此刻,他们眼中的世界依旧简单。
他们只看到高高在上的陈苦,与窘迫难堪的金翅大鹏。
他们只觉得这是一场有趣的教训,一场强者对桀骜不驯者的敲打。
于是,窃窃私语声在人群中弥漫,一道道幸灾乐祸的目光,毫不掩饰地投射在金翅大鹏身上,宛如实质的芒刺。
热闹。
他们只是在看一场热闹。
然而,在这片喧嚣的“看客”之中,却有那么几道身影,显得格格不入。
一直挂着温和笑意的弥勒,脸上的笑容不知何时已经收敛。
他的双目微微低垂,胖乎乎的脸上,竟透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穆。
他仿佛捕捉到了什么,那是一道划破混沌的光,微弱,却真实存在。
另一侧,通体缭绕着五色神光的孔宣,那双永远高傲的凤眸之中,也闪过一丝波澜。
他周身的五行气息,出现了一瞬间的紊乱。
他在思索。
将陈苦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心神之中反复拆解,推演。
一个模糊的,却又无比宏伟的轮廓,正在他的脑海中缓缓浮现。
那是一种全新的,他从未设想过的秩序。
他们二人,就这般陷入了深沉的思索,神色变幻,似懂,又非懂。
仿佛隔着一层薄纱,窥见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那片天地,远比单纯的个人修行,要浩瀚得多,也复杂得多。
同时。
鸿蒙量天尺的余威似乎还萦绕在虚空之中,那股镇压一切的气韵,让周遭的空气都沉重得令人窒息。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锁在道场中央那两道身影之上。
一个是高踞云台,神情淡漠,仿佛万古不变的磐石。
一个是金羽覆身,昂然挺立,却难掩眉宇间那一丝源自神魂深处的惊惧。
小陈苦并不理会众人的反应,深邃的目光穿透虚空,落在金翅大鹏身上,再一次发问。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在每一个生灵的心湖中激起涟漪。
“设你与观世音外出采集仙药,却被一群太乙金仙围攻。”
话音落下的瞬间,金翅大鹏的身躯微不可查地一僵。
又是诘问。
又是两难之局。
“你当如何处置?!”
最后四字,如洪钟大吕,轰然炸响!
有了方才那惨痛的“前车之鉴”,这一次,金翅大鹏几乎是出于本能,将一切思索与权衡都抛到了脑后。
他不敢再有丝毫犹豫。
“那我便首先护住观世音师姐。”
“而后,再与那些太乙金仙缠斗。”
他的声音坚定,掷地有声,生怕回答得慢了半分,那柄悬于头顶的无形戒尺便会再度落下。
金翅大鹏称呼观世音为“师姐”。
这称谓在佛门之中,并无不妥。
原因无他。
随着当初的慈航道人证得菩萨果位,其早已超越了具体的形象与性别。
祂是慈悲的化身,是佛法理念的凝聚。
因此,平日里在众人面前,祂便常以一尊慈悲庄严的神女形象示人,这声“师姐”,便是由此而来,透着一份亲近与尊敬。
话音落下,整个道场静得落针可闻。
金翅大鹏心脏狂跳,强自镇定地看向云台上的小陈苦,金色的瞳孔中满是忐忑与不安,似乎在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幸好。
预想中那撕裂神魂的痛楚并未降临。
小陈苦没有再直接落下鸿蒙量天尺。
他微微点了点头。
那点头的幅度极小,若不凝神细看,几乎无法察觉。
但这一个细微的动作,却让金翅大鹏紧绷到极致的心神骤然一松,险些虚脱。
然而,这点头,却也并非赞同。
“群敌现身,亦或是对方结阵而出,其势已成,其底牌无可确定。”
小陈苦淡漠的声音再次响起,开始抽丝剥茧般剖析其中的关窍。
“因此,以寡敌多之时,当先行退走,再谋其他,不可硬拼。”
他如此教导。
话语中的意味,让刚刚松了一口气的金翅大鹏,心又一次悬了起来。
小陈苦先前点头,只是认可了金翅大鹏在危局之中,能第一时间考虑到自己的“队友”。
这,是为“义”。
但以寡敌众,悍然缠斗,终究不是明智之举。
那是“愚”。
话音一顿,小陈苦的目光变得愈发深沉,他没有给金翅大鹏再次开口辩解的机会,便继续总结道:
“本座让你勇而无畏,一往无前。”
“但就算是莽,也需要审时度势,并非逞匹夫之勇。”
只是,对此,金翅大鹏似乎还是有些似懂非懂。
他的脑中一片混沌。
勇而无畏,一往无前。
审时度势,不可硬拼。
这两者,听上去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道。
究竟何时该勇,何时又该退?
这其中的尺度,到底在何处?
陈苦的一番讲述,已经让金翅大鹏原本那清晰直接的妖族思维彻底崩坏。
他只觉得眼前迷雾重重,看不清前路。
“这……”
金翅大鹏喉结滚动,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顶着那无形的压力,继续询问道。
“请老师明示!”
他深深躬身,姿态放得极低。
这一次,小陈苦的脸上没有显露怒意。
能够于迷惘之中,诚心发问,而非强自支撑,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他自然不会打击金翅大鹏这份求道之心。
“呵呵,于你而言,修行之路需要争!”
一声轻笑,如春风化雨,让道场上那凝固的气氛悄然缓和。
“争灵宝、争机缘,必要之时,便果断出手,毫不留情。”
“但在此之前,你要在自己心中衡量,究竟是可胜之局,还是必死之境。”
小陈苦伸出一指,在空中轻轻一点。
这一点,仿佛点在了金翅大鹏的心头,让他神魂一震。
“若是后者,那一头莽上去,便是送死。”
“简而言之,修士当争,但也要以自身安全为第一考虑。”
“若是危及自身,那么就算是再大的诱惑,也要果断放弃。”
这一次,话语说得无比透彻。
那层层迷雾,终于被一道光彻底撕开。
金翅大鹏的眼中,先是迷茫,而后是思索,最终化为一片豁然开朗的清明!
争,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去夺取那一线生机与可能。
莽,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对可胜之局的果决出击。
稳,则是在面对必死之境时,保全自身的明智退避。
三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是一体三面!
他终于明白了。
金翅大鹏满脸的恭敬与虔诚,对着云台上的身影,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拜谢老师教诲!”
这一拜,心悦诚服。
一旁,一直默然不语的龙树菩萨,缓缓睁开双眼,目露赞叹,暗暗点头。
而那憨态可掬的食铁兽,也停止了啃咬灵竹的动作,若有所思。
在场的众生,皆深以为然。
小陈苦话语中的良苦用心,他们此刻已能体会到一二。
说到底,这位深不可测的前辈,还是为他们的安危而考虑。
这份教诲,众人自然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忘却。
至此,这一次的授业,也随之结束了。
“好了,你等且各自散去,体会今日所讲去罢。”
“明日,授业继续……”
小陈苦随意地摆了摆手,身影在云台上逐渐淡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那股笼罩整个道场的无形威压,也随之烟消云散。
众人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各自起身散去。
但他们并未走远,而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处,窃窃私语,议论声此起彼伏,打破了道场的宁静。
“这……诸位师兄弟,可曾领会到陈苦前辈的深意了么?!”
一个弟子压低声音,脸上写满了困惑。
“唔……不懂,实在是搞不懂!”
另一人愁眉苦脸地摇着头。
“今日陈苦老师所讲,与之前根本就是天差地别一般。”
“就是就是,前些时日,老师还教导我等,凡事三思,谋定后动,将那稳健之道烙印心中了。”
“谁曾想,今日陈苦老师竟然又对着金翅大鹏师兄,讲了那种所谓的争与莽的要义?!”
“难道是金翅大鹏与我等不同,根性有异,这才传下截然不同的经验?!”
寻常生灵如此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咋舌不已,百思不解。
另一边。
须弥山下的气流似乎还残留着几分灼人的温度,那是先前授业时留下的余威。
观世音、迦叶,以及刚刚脱离苦海的金翅大鹏等人,已经聚在了一处。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古怪宁静。
“金翅大鹏师弟,今日可真是难为你了。”
观世音净瓶持在手中,唇角勾起一抹温和的弧度,眼底却藏着一丝促狭。
同门之间,早已熟稔,这点调侃无伤大雅。
金翅大鹏高傲的头颅此刻也耷拉了下来,他抬起一双手掌,上面依旧是刺目的通红,仿佛被丹炉里的真火燎过,丝丝缕缕的灼痛感还在向神魂深处蔓延。
他发出一声夹杂着无奈与郁闷的叹息。
“明明是相同的问题,为何我等得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答案。”
“这……当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更多的是一种深切的困惑。
话音刚落,一旁身躯庞大的食铁兽就迫不及待地凑了上来,蒲扇般的大耳朵晃了晃。
“是啊是啊!”
它的声音瓮声瓮气,却透着一股孩童般的天真。
“同样是陈苦前辈传法,教给观世音师姐你们,是要稳如山岳,步步为营。”
“到了我等这里,却像是恨不得我等立刻就化身莽夫,一头撞碎南天门。”
“诸位师兄师姐,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食铁兽眨巴着它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脸纯然地望着观世音与迦叶,那神情,是真的想不通。
这个问题,如同巨石投湖,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巨浪。
为什么?
这不止是食铁兽的疑问,更是此地每一个生灵,每一个刚刚经历了那场堪称“拷问”的授业的弟子们,共同的疑问。
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
可那是一位混元大罗金仙的心思。
如九天之上的浮云,变幻莫测,似深渊之下的暗流,无从捉摸。
他们揣度不了,甚至连窥探的资格都显得如此微薄。
一时间,无人言语,只有山风吹过僧袍的猎猎声。
良久。
一直沉默不语,面容肃穆的迦叶,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里,忽然迸射出一缕精光。
他凝重的神色为之一振,仿佛拨开了重重迷雾,看到了一线天光。
“唔……”
他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诸位师弟师妹,可曾想过。”
“我等彼此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何处?”
迦叶的话语不重,却字字清晰,直击问题的核心。
此言一出,众人心神皆是一震。
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混沌的思绪。
是了!
小陈苦前辈的要求因人而异,答案自然也因人而异。
那么问题的根源,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人”!
他们这几拨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众人面面相觑,目光在彼此身上流转,思绪飞速运转。
突然,观世音垂下的眼帘微微一抬,眸中净光流转,一片澄澈。
“若说不同……”
她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恍然。
“或许,我等所修行的‘道’,便是最大的不同。”
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精准地插进了那把名为“困惑”的锁孔之中。
迎着众人依旧带着些许迷茫的眼神,观世-音没有停顿,继续剖析道:
“我与迦叶师弟、弥勒师兄,修行的是金刚般若佛法,讲求的是定慧双修,心如金刚,无坚不摧,亦不动如山。”
“故而,昨日授业,陈苦师兄对我等的要求,是‘稳健’为重,戒骄戒躁。”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金翅大鹏和食铁兽。
“而金翅大鹏师弟,你修的是九转玄功,肉身成圣,战天斗地,本就是一条以力证道的路子。”
“食铁兽师弟,更是上古异种,天生神力,不精通佛法玄理。”
“对于你们,陈苦师兄的要求,便是一个‘莽’字!”
“以最纯粹的力量,去破除一切虚妄,这或许才是最适合你们的道!”
一番话语,如晨钟暮鼓,重重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通了!
彻底通了!
观世音所言,一字不差!
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并非随意给出,而是精准地对应着他们各自修行的根本大法,对应着他们未来要走的路。
这不是刁难。
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大慈悲!
因材施教!
一瞬间,众人再一对视,眼神中已没了先前的迷惘与不甘,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与敬畏。
原来,他们离那位前辈的境界,差得如此之远。
远到连对方的指点,都需要费尽心力去揣摩,才能窥得一二真意。
总算……是找到点头绪了。
就在众人心潮起伏,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一丝庆幸之时。
那道已经消失的身影,其话语却毫无征兆地,再一次降临。
声音并非从某个方向传来,而是直接在每一个人的神魂深处响起,宏大,淡漠,不带一丝情感。
“明日授业。”
仅仅四个字,就让刚刚舒缓下来的气氛瞬间绷紧。
“地藏、弥勒、大势至三人,前来受教!”
话语如九天神雷,滚滚而下,清晰地响彻在整座须弥山。
山下,山间,所有听闻此言的佛门弟子,瞬间爆发出一阵难以抑制的哗然。
地藏!
弥勒!
大势至!
好家伙!
陈苦师兄(前辈),这是直接点名了!
还带授业预告的?!
紧接着,众人的表情变得无比精彩,那种复杂的情绪,几乎要从脸上溢出来。
要知道,如今的佛门,若论新生代弟子,这三人,便是当之无愧的顶峰!
地藏宏愿无边,镇守幽冥。
弥勒笑口常开,未来佛祖。
大势至神威浩瀚,光照大千。
任何一个,都是足以镇压一个时代的绝顶天骄。
如今,这三位最顶尖的存在,将要同时受教。
无需多想,那场面,必然比今日更加惊心动魄,更加……惨烈。
明日,又将是何等一番光景?!
人群中,不少弟子脸上露出了纯粹看热闹的神情,甚至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而更多的人,则是在确定明日不会轮到自己之后,暗暗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浊气。
那份庆幸,无比真实。
然而,人群中的弥勒与大势至二人,脸上的神情却在这一刻彻底凝固了。
弥勒那标志性的、仿佛永远不会消失的笑意,第一次从他脸上褪去,只剩下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
大势至周身那股无形的磅礴气势,也在此刻出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紊乱。
惶恐,不安,以及一种即将面临未知大恐怖的战栗。
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在他的心头疯狂交织。
……
很快。
须弥山深处,一间禅室之内,光线黯淡,唯有中央一盏青灯,豆大的火光无声摇曳。
空气沉闷得如同凝固的铅块。
弥勒与大势至相对而坐,两人之间的石桌上,茶水早已冰凉。
良久的死寂之后,大势至喉结滚动,艰难地吐出一口浊气,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氛围。
“如此看来,陈苦师兄授业,也是在为我等区分所修之道。”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强作的镇定。
“哪怕是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答案。”
他像是在说服弥勒,更像是在说服自己,试图从那深不见底的恐惧中,寻找到一根可以攀附的稻草。
“呵呵,我必然是求稳的那一类,想来只要照着稳健之道去回答,就不会犯错了。”
大势至说到这里,紧绷的背脊似乎松弛了一分,眼底也浮现出一丝光亮。
他找到了逻辑的支点。
观世音几人已经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揭示了这授业背后的玄机。
陈苦师兄并非要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在拷问每个人的本心,鉴定其所行之路。
这个发现,让他原本沉入谷底的心,稍稍上浮了一些。
这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法门,用以抵御明日那场注定降临的道心风暴。
不得不说,大势至对自己的定位,剖析得相当精准。
他修持佛法,广传教义,渡化众生,乃是传道者,而非以杀伐护教的护道之人。
然而,对面的弥勒,脸上那标志性的笑意早已消失不见。
他的面皮紧绷,眼神沉郁,仿佛蒙着一层化不开的阴影。
“不可大意!”
弥勒的声音很轻,却像两枚冰冷的铁钉,瞬间刺入大势至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壁垒之中。
“陈苦师兄不开口,究竟何为稳,何为莽,我等都不可妄下决断。”
这话并非无的放矢。
他们二人,师从准提圣人,乃是佛门最顶尖的亲传弟子。
一身佛法修为通天彻地,神通妙法更是层出不穷。
若论战力,便是那凶名赫赫的金翅大鹏,乃至元凤之子孔宣,对上他们,胜负也只在五五之数。
以如此实力,镇压万古,护持佛门,说他们是“稳”,理所当然。
可反过来看,这等翻天覆地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莽”。
一念可兴佛,一念也可灭世。
稳与莽的界限,在他们这个层次,早已变得模糊不清。
况且……
弥勒的目光陡然变得无比深邃,瞳孔深处仿佛有星河流转,又归于寂灭。
他一字一顿,话语幽幽,如从九幽地狱吹来的寒风。
“你如何确定,陈苦师兄的心中,只有两种答案呢?”
大势至的呼吸猛地一滞。
“万一…”
“…还有第三种呢?!”
最后几个字,如同惊雷在心湖炸响。
“轰!”
大势至刚刚构建起来的信心,被这股无法抗拒的巨力,瞬间碾得粉碎。
他脸上的血色褪尽,嘴唇微微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这…”
许久,他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嘴角不受控制地剧烈抽搐。
“陈苦师兄……不会这么变态吧?!”
饶是对那位大师兄敬畏到了骨子里,大势至也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尼玛!
一个问题,两种答案,一阴一阳,一正一反,这已是大道至理,足以让准圣级别的强者道心失守。
这要是再凭空生出第三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那是什么?
非阴非阳?亦正亦邪?
那还怎么玩?!
那根本不是考验,那是绝路!
一时间,弥勒这石破天惊的猜想,化作了沉重无比的枷锁,将两人死死地锁在原地。
他们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瞳孔中看到了与自己如出一辙的苦涩与惶恐。
再无言语。
唯有等待。
……
日升月落,转瞬即逝。
当第三缕晨曦刺破须弥山巅的云雾,为这片佛国净土镀上新生金辉时,新的一日已然降临。
今日的授业,随之开启。
授业之地,早已是人头攒动,无数身影汇聚,却又诡异地保持着一种极致的静谧。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混杂着一种无形的、令人心神紧绷的威压。
与前两日的惶恐与不安截然不同,今日,汇聚于此的每一位佛门生灵,他们的瞳孔深处,都跃动着一种按捺不住的火焰。
那是纯粹的、不加掩饰的期待。
只因今日,他们不再是受教者,而是见证者。
见证一场佛门万古以来都难得一见的盛会。
高天之上,虚空仿佛一块被无形之力扭曲的琉璃。
一道身影端坐于那扭曲的中心,身形看上去不过是个总角小童,眉眼稚嫩,肌肤莹润。
可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便引得光线弯折,法则退避。
那浩瀚无边的威压,自他那小小的身躯中弥散开来,沉重、古老,压得整座须弥山都仿佛矮了三分。
他便是此间佛门的大师兄,陈苦。
一尊活着的混元大罗金仙。
在他的下方,最前列的位置,两道身影同样引人注目。
左侧一人,面容和善,体态圆润,时刻带着三分笑意,正是弥勒。
右侧一人,宝相庄严,身躯挺拔,不动如山,乃是大势至。
佛门之中,除却那位常年镇守地府的地藏师兄,这二人便是弟子辈中最顶尖的存在。
然而此刻,这两位声名赫赫的顶尖大能,却全无平日的从容与气度。
他们腰背挺得笔直,双手平放于膝上,双目平视前方,一动不动。
那紧绷的肌肉线条,透过僧袍的轮廓依稀可见。
弥勒脸上的笑意有些僵硬,嘴角微微抽搐。
大势至则更是面沉如水,额角隐有青筋跳动。
他们的姿态,不似在聆听无上大道,更像是在等待一场决定生死的审判。
看着这两位师兄的模样,后方的众多佛门弟子皆是眼观鼻,鼻观心,肩膀却在轻微地耸动。
有人嘴角疯狂上扬,却又死死抿住,憋得满脸通红。
果然。
受教这种事,无论修为多高,道行多深,只要轮到自己头上,那滋味,谁尝谁知道。
哪怕是强如弥勒与大势至,也逃不过这一劫。
这份微妙的、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
很快,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齐刷刷地越过人群,投向了须弥山之外那片浩渺的天地。
那里,空无一物。
但所有人都知道。
还有一人未至。
佛门四大顶尖弟子,尚有一席缺位。
时间,在极致的安静与期待中缓缓流淌。
每一息的流逝,都让那份期待愈发浓重,几乎要化为实质。
某一刻!
毫无征兆地,九天之上的苍穹,猛地一颤。
一道恢弘至极的仙光,撕裂了云海,洞穿了虚空,自无穷高处悍然垂落!
那光芒并非金色,也非佛光,而是一种深邃、慈悲,却又带着无尽寂寥的银白。
光柱贯穿天地,其光辉瞬间覆盖了须弥山下千万里的广袤疆域,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庄严肃穆的色彩。
光柱之中,一道身影由虚化实,缓缓凝现。
他身形伟岸,气息如渊如狱,深不可测,甫一出现,便有一股混合着轮回死寂与无量宏愿的独特气韵,横扫全场。
来者,正是地藏!
他先前重归幽冥地府,以无上法力坐镇六道轮回,渡化那积压了无数岁月的无尽亡魂。
如今地府秩序重归稳定,轮回运转再无滞涩,他才得以暂时抽身,回归佛门。
仅仅是这份来去自如,便足以彰显地藏的恐怖位格。
那幽冥血海之地,无需他时时刻刻镇压,其威名与道韵,便已是无上神威。
地藏的身影自光柱中一步踏出。
这一步,仿佛跨越了时空的距离。
前一瞬还在九天之上,下一步,便已悄无声息地降临在须弥山巅的授业之地。
他落于众人之前,面向虚空中的那道小小身影,整理僧袍,躬身一礼。
“地藏,拜见陈苦师兄!”
他的声音响起。
不似雷霆轰鸣,却蕴含着一种镇压寰宇的磅礴伟力。
每一个字,都仿佛引动了大道和鸣,声浪滚滚,传遍了整个佛门世界,震得无数弟子神魂摇曳,心潮澎湃。
这一声行礼,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
轰!
整个须弥山,彻底炸开了锅。
压抑许久的期待与激动,在这一刻尽数引爆。
佛门之中,一片哗然,众弟子都彻底沸腾了!
道场之上,风都停了。
所有生灵的目光,都汇聚在金翅大鹏那张青白交加的脸上,看他如何应对这诛心之问。
但无人知晓,陈苦的视线早已越过了眼前的金翅大鹏,望向了更遥远的未来,望向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
那是一幅佛法传遍九天十地,光耀大千世界的无上图景。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昔日他所提出的那个看似简单,实则颠覆了整个佛门根基的构想——大乘佛教。
大乘,意为普度。
不再是小乘佛法的独善其身,而是要将佛门妙义,传遍世间每一个角落,根植于亿万生灵的心田之中。
这是一个何其宏大的愿景。
但愿景终究是愿景,要将其化为现实,尤其是在这片洪荒天地之间,便绕不开一个最根本的法则。
实力。
没有绝对的实力作为根基,一切理想都只是空中楼阁。
没有强横的底蕴作为后盾,所谓的布道传法,不过是痴人说梦,甚至会为自身招来灭顶之災。
佛门,需要力量。
一种足以震慑宵小,足以踏平坎坷,足以让诸天神魔都不敢轻举妄动的力量。
因此,在陈苦最初的设想里,佛门的未来便注定不会只有一条道路。
慈悲与威严,缺一不可。
佛门弟子,其分工也必将有所不同。
需要有弥勒、大势至、迦叶这般的存在。
他们精研佛理,舌灿莲花,能以无上智慧与慈悲之心,化解顽石,点化众生。
他们是佛法的播种者,是行走于天地间的传道人。
他们的战场,在人心,在天地之间。
但,同样也需要另一批人。
他们或许不善言辞,不懂太多高深佛理。
他们修行的,是纯粹的力量,是极致的杀伐。
他们是护道者。
是佛门最锋利的剑,最坚固的盾。
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扫清传道路上的一切障碍,镇压一切敢于挑衅佛门威严的邪魔外道。
换而言之,金翅大鹏,以及所有与他一样修行九转玄功的生灵,从一开始,就被陈苦定位成了这个角色。
他们,是佛门的金刚,是怒目的明王。
是未来无数传道者身后,那道沉默却足以令一切敌人胆寒的影子。
所以,他先前对金翅大鹏的发问,每一个字,每一次停顿,都不是心血来潮,更非无的放矢。
那是在种下一颗种子。
一颗关于“定位”与“职责”的种子。
假以时日,当佛法之光开始普照大千,这样的组合将成为佛门的常态。
一人在前,口诵真经,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一人在后,手持凶兵,杀伐果断,镇压邪魔。
传道者与护道者。
光明与阴影。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同进同退。
唯有如此,这浩瀚无垠的九天十地,亿兆生灵,才能真正沐浴在佛光之下,聆听到佛门妙义。
这才是完整的佛。
这才是陈苦心中,真正的大乘。
他今日之言,看似在敲打金翅大鹏那份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悍,实则是在为其未来的道路,打下第一块基石。
勇而无畏,是修行九转玄功的根基,绝不可弃。
但这份勇,需要被束缚,需要被引导。
需要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一个值得为之挥洒热血与生命的目标。
而不是在毫无意义的争强好胜中,沦为匹夫之勇。
简而言之,他要教给金翅大鹏等人的,是如何在无畏的刀锋之上,找到那一丝名为“分寸”的刀鞘。
当然,这番深意,这跨越了万古的布局,在场的诸多生灵,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此刻,他们眼中的世界依旧简单。
他们只看到高高在上的陈苦,与窘迫难堪的金翅大鹏。
他们只觉得这是一场有趣的教训,一场强者对桀骜不驯者的敲打。
于是,窃窃私语声在人群中弥漫,一道道幸灾乐祸的目光,毫不掩饰地投射在金翅大鹏身上,宛如实质的芒刺。
热闹。
他们只是在看一场热闹。
然而,在这片喧嚣的“看客”之中,却有那么几道身影,显得格格不入。
一直挂着温和笑意的弥勒,脸上的笑容不知何时已经收敛。
他的双目微微低垂,胖乎乎的脸上,竟透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穆。
他仿佛捕捉到了什么,那是一道划破混沌的光,微弱,却真实存在。
另一侧,通体缭绕着五色神光的孔宣,那双永远高傲的凤眸之中,也闪过一丝波澜。
他周身的五行气息,出现了一瞬间的紊乱。
他在思索。
将陈苦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心神之中反复拆解,推演。
一个模糊的,却又无比宏伟的轮廓,正在他的脑海中缓缓浮现。
那是一种全新的,他从未设想过的秩序。
他们二人,就这般陷入了深沉的思索,神色变幻,似懂,又非懂。
仿佛隔着一层薄纱,窥见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那片天地,远比单纯的个人修行,要浩瀚得多,也复杂得多。
同时。
鸿蒙量天尺的余威似乎还萦绕在虚空之中,那股镇压一切的气韵,让周遭的空气都沉重得令人窒息。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锁在道场中央那两道身影之上。
一个是高踞云台,神情淡漠,仿佛万古不变的磐石。
一个是金羽覆身,昂然挺立,却难掩眉宇间那一丝源自神魂深处的惊惧。
小陈苦并不理会众人的反应,深邃的目光穿透虚空,落在金翅大鹏身上,再一次发问。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在每一个生灵的心湖中激起涟漪。
“设你与观世音外出采集仙药,却被一群太乙金仙围攻。”
话音落下的瞬间,金翅大鹏的身躯微不可查地一僵。
又是诘问。
又是两难之局。
“你当如何处置?!”
最后四字,如洪钟大吕,轰然炸响!
有了方才那惨痛的“前车之鉴”,这一次,金翅大鹏几乎是出于本能,将一切思索与权衡都抛到了脑后。
他不敢再有丝毫犹豫。
“那我便首先护住观世音师姐。”
“而后,再与那些太乙金仙缠斗。”
他的声音坚定,掷地有声,生怕回答得慢了半分,那柄悬于头顶的无形戒尺便会再度落下。
金翅大鹏称呼观世音为“师姐”。
这称谓在佛门之中,并无不妥。
原因无他。
随着当初的慈航道人证得菩萨果位,其早已超越了具体的形象与性别。
祂是慈悲的化身,是佛法理念的凝聚。
因此,平日里在众人面前,祂便常以一尊慈悲庄严的神女形象示人,这声“师姐”,便是由此而来,透着一份亲近与尊敬。
话音落下,整个道场静得落针可闻。
金翅大鹏心脏狂跳,强自镇定地看向云台上的小陈苦,金色的瞳孔中满是忐忑与不安,似乎在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幸好。
预想中那撕裂神魂的痛楚并未降临。
小陈苦没有再直接落下鸿蒙量天尺。
他微微点了点头。
那点头的幅度极小,若不凝神细看,几乎无法察觉。
但这一个细微的动作,却让金翅大鹏紧绷到极致的心神骤然一松,险些虚脱。
然而,这点头,却也并非赞同。
“群敌现身,亦或是对方结阵而出,其势已成,其底牌无可确定。”
小陈苦淡漠的声音再次响起,开始抽丝剥茧般剖析其中的关窍。
“因此,以寡敌多之时,当先行退走,再谋其他,不可硬拼。”
他如此教导。
话语中的意味,让刚刚松了一口气的金翅大鹏,心又一次悬了起来。
小陈苦先前点头,只是认可了金翅大鹏在危局之中,能第一时间考虑到自己的“队友”。
这,是为“义”。
但以寡敌众,悍然缠斗,终究不是明智之举。
那是“愚”。
话音一顿,小陈苦的目光变得愈发深沉,他没有给金翅大鹏再次开口辩解的机会,便继续总结道:
“本座让你勇而无畏,一往无前。”
“但就算是莽,也需要审时度势,并非逞匹夫之勇。”
只是,对此,金翅大鹏似乎还是有些似懂非懂。
他的脑中一片混沌。
勇而无畏,一往无前。
审时度势,不可硬拼。
这两者,听上去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道。
究竟何时该勇,何时又该退?
这其中的尺度,到底在何处?
陈苦的一番讲述,已经让金翅大鹏原本那清晰直接的妖族思维彻底崩坏。
他只觉得眼前迷雾重重,看不清前路。
“这……”
金翅大鹏喉结滚动,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顶着那无形的压力,继续询问道。
“请老师明示!”
他深深躬身,姿态放得极低。
这一次,小陈苦的脸上没有显露怒意。
能够于迷惘之中,诚心发问,而非强自支撑,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他自然不会打击金翅大鹏这份求道之心。
“呵呵,于你而言,修行之路需要争!”
一声轻笑,如春风化雨,让道场上那凝固的气氛悄然缓和。
“争灵宝、争机缘,必要之时,便果断出手,毫不留情。”
“但在此之前,你要在自己心中衡量,究竟是可胜之局,还是必死之境。”
小陈苦伸出一指,在空中轻轻一点。
这一点,仿佛点在了金翅大鹏的心头,让他神魂一震。
“若是后者,那一头莽上去,便是送死。”
“简而言之,修士当争,但也要以自身安全为第一考虑。”
“若是危及自身,那么就算是再大的诱惑,也要果断放弃。”
这一次,话语说得无比透彻。
那层层迷雾,终于被一道光彻底撕开。
金翅大鹏的眼中,先是迷茫,而后是思索,最终化为一片豁然开朗的清明!
争,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去夺取那一线生机与可能。
莽,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对可胜之局的果决出击。
稳,则是在面对必死之境时,保全自身的明智退避。
三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是一体三面!
他终于明白了。
金翅大鹏满脸的恭敬与虔诚,对着云台上的身影,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拜谢老师教诲!”
这一拜,心悦诚服。
一旁,一直默然不语的龙树菩萨,缓缓睁开双眼,目露赞叹,暗暗点头。
而那憨态可掬的食铁兽,也停止了啃咬灵竹的动作,若有所思。
在场的众生,皆深以为然。
小陈苦话语中的良苦用心,他们此刻已能体会到一二。
说到底,这位深不可测的前辈,还是为他们的安危而考虑。
这份教诲,众人自然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忘却。
至此,这一次的授业,也随之结束了。
“好了,你等且各自散去,体会今日所讲去罢。”
“明日,授业继续……”
小陈苦随意地摆了摆手,身影在云台上逐渐淡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那股笼罩整个道场的无形威压,也随之烟消云散。
众人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各自起身散去。
但他们并未走远,而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处,窃窃私语,议论声此起彼伏,打破了道场的宁静。
“这……诸位师兄弟,可曾领会到陈苦前辈的深意了么?!”
一个弟子压低声音,脸上写满了困惑。
“唔……不懂,实在是搞不懂!”
另一人愁眉苦脸地摇着头。
“今日陈苦老师所讲,与之前根本就是天差地别一般。”
“就是就是,前些时日,老师还教导我等,凡事三思,谋定后动,将那稳健之道烙印心中了。”
“谁曾想,今日陈苦老师竟然又对着金翅大鹏师兄,讲了那种所谓的争与莽的要义?!”
“难道是金翅大鹏与我等不同,根性有异,这才传下截然不同的经验?!”
寻常生灵如此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咋舌不已,百思不解。
另一边。
须弥山下的气流似乎还残留着几分灼人的温度,那是先前授业时留下的余威。
观世音、迦叶,以及刚刚脱离苦海的金翅大鹏等人,已经聚在了一处。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古怪宁静。
“金翅大鹏师弟,今日可真是难为你了。”
观世音净瓶持在手中,唇角勾起一抹温和的弧度,眼底却藏着一丝促狭。
同门之间,早已熟稔,这点调侃无伤大雅。
金翅大鹏高傲的头颅此刻也耷拉了下来,他抬起一双手掌,上面依旧是刺目的通红,仿佛被丹炉里的真火燎过,丝丝缕缕的灼痛感还在向神魂深处蔓延。
他发出一声夹杂着无奈与郁闷的叹息。
“明明是相同的问题,为何我等得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答案。”
“这……当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更多的是一种深切的困惑。
话音刚落,一旁身躯庞大的食铁兽就迫不及待地凑了上来,蒲扇般的大耳朵晃了晃。
“是啊是啊!”
它的声音瓮声瓮气,却透着一股孩童般的天真。
“同样是陈苦前辈传法,教给观世音师姐你们,是要稳如山岳,步步为营。”
“到了我等这里,却像是恨不得我等立刻就化身莽夫,一头撞碎南天门。”
“诸位师兄师姐,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食铁兽眨巴着它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脸纯然地望着观世音与迦叶,那神情,是真的想不通。
这个问题,如同巨石投湖,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巨浪。
为什么?
这不止是食铁兽的疑问,更是此地每一个生灵,每一个刚刚经历了那场堪称“拷问”的授业的弟子们,共同的疑问。
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
可那是一位混元大罗金仙的心思。
如九天之上的浮云,变幻莫测,似深渊之下的暗流,无从捉摸。
他们揣度不了,甚至连窥探的资格都显得如此微薄。
一时间,无人言语,只有山风吹过僧袍的猎猎声。
良久。
一直沉默不语,面容肃穆的迦叶,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里,忽然迸射出一缕精光。
他凝重的神色为之一振,仿佛拨开了重重迷雾,看到了一线天光。
“唔……”
他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诸位师弟师妹,可曾想过。”
“我等彼此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何处?”
迦叶的话语不重,却字字清晰,直击问题的核心。
此言一出,众人心神皆是一震。
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混沌的思绪。
是了!
小陈苦前辈的要求因人而异,答案自然也因人而异。
那么问题的根源,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人”!
他们这几拨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众人面面相觑,目光在彼此身上流转,思绪飞速运转。
突然,观世音垂下的眼帘微微一抬,眸中净光流转,一片澄澈。
“若说不同……”
她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恍然。
“或许,我等所修行的‘道’,便是最大的不同。”
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精准地插进了那把名为“困惑”的锁孔之中。
迎着众人依旧带着些许迷茫的眼神,观世-音没有停顿,继续剖析道:
“我与迦叶师弟、弥勒师兄,修行的是金刚般若佛法,讲求的是定慧双修,心如金刚,无坚不摧,亦不动如山。”
“故而,昨日授业,陈苦师兄对我等的要求,是‘稳健’为重,戒骄戒躁。”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金翅大鹏和食铁兽。
“而金翅大鹏师弟,你修的是九转玄功,肉身成圣,战天斗地,本就是一条以力证道的路子。”
“食铁兽师弟,更是上古异种,天生神力,不精通佛法玄理。”
“对于你们,陈苦师兄的要求,便是一个‘莽’字!”
“以最纯粹的力量,去破除一切虚妄,这或许才是最适合你们的道!”
一番话语,如晨钟暮鼓,重重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通了!
彻底通了!
观世音所言,一字不差!
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并非随意给出,而是精准地对应着他们各自修行的根本大法,对应着他们未来要走的路。
这不是刁难。
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大慈悲!
因材施教!
一瞬间,众人再一对视,眼神中已没了先前的迷惘与不甘,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与敬畏。
原来,他们离那位前辈的境界,差得如此之远。
远到连对方的指点,都需要费尽心力去揣摩,才能窥得一二真意。
总算……是找到点头绪了。
就在众人心潮起伏,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一丝庆幸之时。
那道已经消失的身影,其话语却毫无征兆地,再一次降临。
声音并非从某个方向传来,而是直接在每一个人的神魂深处响起,宏大,淡漠,不带一丝情感。
“明日授业。”
仅仅四个字,就让刚刚舒缓下来的气氛瞬间绷紧。
“地藏、弥勒、大势至三人,前来受教!”
话语如九天神雷,滚滚而下,清晰地响彻在整座须弥山。
山下,山间,所有听闻此言的佛门弟子,瞬间爆发出一阵难以抑制的哗然。
地藏!
弥勒!
大势至!
好家伙!
陈苦师兄(前辈),这是直接点名了!
还带授业预告的?!
紧接着,众人的表情变得无比精彩,那种复杂的情绪,几乎要从脸上溢出来。
要知道,如今的佛门,若论新生代弟子,这三人,便是当之无愧的顶峰!
地藏宏愿无边,镇守幽冥。
弥勒笑口常开,未来佛祖。
大势至神威浩瀚,光照大千。
任何一个,都是足以镇压一个时代的绝顶天骄。
如今,这三位最顶尖的存在,将要同时受教。
无需多想,那场面,必然比今日更加惊心动魄,更加……惨烈。
明日,又将是何等一番光景?!
人群中,不少弟子脸上露出了纯粹看热闹的神情,甚至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而更多的人,则是在确定明日不会轮到自己之后,暗暗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浊气。
那份庆幸,无比真实。
然而,人群中的弥勒与大势至二人,脸上的神情却在这一刻彻底凝固了。
弥勒那标志性的、仿佛永远不会消失的笑意,第一次从他脸上褪去,只剩下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
大势至周身那股无形的磅礴气势,也在此刻出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紊乱。
惶恐,不安,以及一种即将面临未知大恐怖的战栗。
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在他的心头疯狂交织。
……
很快。
须弥山深处,一间禅室之内,光线黯淡,唯有中央一盏青灯,豆大的火光无声摇曳。
空气沉闷得如同凝固的铅块。
弥勒与大势至相对而坐,两人之间的石桌上,茶水早已冰凉。
良久的死寂之后,大势至喉结滚动,艰难地吐出一口浊气,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氛围。
“如此看来,陈苦师兄授业,也是在为我等区分所修之道。”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强作的镇定。
“哪怕是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答案。”
他像是在说服弥勒,更像是在说服自己,试图从那深不见底的恐惧中,寻找到一根可以攀附的稻草。
“呵呵,我必然是求稳的那一类,想来只要照着稳健之道去回答,就不会犯错了。”
大势至说到这里,紧绷的背脊似乎松弛了一分,眼底也浮现出一丝光亮。
他找到了逻辑的支点。
观世音几人已经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揭示了这授业背后的玄机。
陈苦师兄并非要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在拷问每个人的本心,鉴定其所行之路。
这个发现,让他原本沉入谷底的心,稍稍上浮了一些。
这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法门,用以抵御明日那场注定降临的道心风暴。
不得不说,大势至对自己的定位,剖析得相当精准。
他修持佛法,广传教义,渡化众生,乃是传道者,而非以杀伐护教的护道之人。
然而,对面的弥勒,脸上那标志性的笑意早已消失不见。
他的面皮紧绷,眼神沉郁,仿佛蒙着一层化不开的阴影。
“不可大意!”
弥勒的声音很轻,却像两枚冰冷的铁钉,瞬间刺入大势至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壁垒之中。
“陈苦师兄不开口,究竟何为稳,何为莽,我等都不可妄下决断。”
这话并非无的放矢。
他们二人,师从准提圣人,乃是佛门最顶尖的亲传弟子。
一身佛法修为通天彻地,神通妙法更是层出不穷。
若论战力,便是那凶名赫赫的金翅大鹏,乃至元凤之子孔宣,对上他们,胜负也只在五五之数。
以如此实力,镇压万古,护持佛门,说他们是“稳”,理所当然。
可反过来看,这等翻天覆地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莽”。
一念可兴佛,一念也可灭世。
稳与莽的界限,在他们这个层次,早已变得模糊不清。
况且……
弥勒的目光陡然变得无比深邃,瞳孔深处仿佛有星河流转,又归于寂灭。
他一字一顿,话语幽幽,如从九幽地狱吹来的寒风。
“你如何确定,陈苦师兄的心中,只有两种答案呢?”
大势至的呼吸猛地一滞。
“万一…”
“…还有第三种呢?!”
最后几个字,如同惊雷在心湖炸响。
“轰!”
大势至刚刚构建起来的信心,被这股无法抗拒的巨力,瞬间碾得粉碎。
他脸上的血色褪尽,嘴唇微微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这…”
许久,他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嘴角不受控制地剧烈抽搐。
“陈苦师兄……不会这么变态吧?!”
饶是对那位大师兄敬畏到了骨子里,大势至也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尼玛!
一个问题,两种答案,一阴一阳,一正一反,这已是大道至理,足以让准圣级别的强者道心失守。
这要是再凭空生出第三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那是什么?
非阴非阳?亦正亦邪?
那还怎么玩?!
那根本不是考验,那是绝路!
一时间,弥勒这石破天惊的猜想,化作了沉重无比的枷锁,将两人死死地锁在原地。
他们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瞳孔中看到了与自己如出一辙的苦涩与惶恐。
再无言语。
唯有等待。
……
日升月落,转瞬即逝。
当第三缕晨曦刺破须弥山巅的云雾,为这片佛国净土镀上新生金辉时,新的一日已然降临。
今日的授业,随之开启。
授业之地,早已是人头攒动,无数身影汇聚,却又诡异地保持着一种极致的静谧。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混杂着一种无形的、令人心神紧绷的威压。
与前两日的惶恐与不安截然不同,今日,汇聚于此的每一位佛门生灵,他们的瞳孔深处,都跃动着一种按捺不住的火焰。
那是纯粹的、不加掩饰的期待。
只因今日,他们不再是受教者,而是见证者。
见证一场佛门万古以来都难得一见的盛会。
高天之上,虚空仿佛一块被无形之力扭曲的琉璃。
一道身影端坐于那扭曲的中心,身形看上去不过是个总角小童,眉眼稚嫩,肌肤莹润。
可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便引得光线弯折,法则退避。
那浩瀚无边的威压,自他那小小的身躯中弥散开来,沉重、古老,压得整座须弥山都仿佛矮了三分。
他便是此间佛门的大师兄,陈苦。
一尊活着的混元大罗金仙。
在他的下方,最前列的位置,两道身影同样引人注目。
左侧一人,面容和善,体态圆润,时刻带着三分笑意,正是弥勒。
右侧一人,宝相庄严,身躯挺拔,不动如山,乃是大势至。
佛门之中,除却那位常年镇守地府的地藏师兄,这二人便是弟子辈中最顶尖的存在。
然而此刻,这两位声名赫赫的顶尖大能,却全无平日的从容与气度。
他们腰背挺得笔直,双手平放于膝上,双目平视前方,一动不动。
那紧绷的肌肉线条,透过僧袍的轮廓依稀可见。
弥勒脸上的笑意有些僵硬,嘴角微微抽搐。
大势至则更是面沉如水,额角隐有青筋跳动。
他们的姿态,不似在聆听无上大道,更像是在等待一场决定生死的审判。
看着这两位师兄的模样,后方的众多佛门弟子皆是眼观鼻,鼻观心,肩膀却在轻微地耸动。
有人嘴角疯狂上扬,却又死死抿住,憋得满脸通红。
果然。
受教这种事,无论修为多高,道行多深,只要轮到自己头上,那滋味,谁尝谁知道。
哪怕是强如弥勒与大势至,也逃不过这一劫。
这份微妙的、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
很快,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齐刷刷地越过人群,投向了须弥山之外那片浩渺的天地。
那里,空无一物。
但所有人都知道。
还有一人未至。
佛门四大顶尖弟子,尚有一席缺位。
时间,在极致的安静与期待中缓缓流淌。
每一息的流逝,都让那份期待愈发浓重,几乎要化为实质。
某一刻!
毫无征兆地,九天之上的苍穹,猛地一颤。
一道恢弘至极的仙光,撕裂了云海,洞穿了虚空,自无穷高处悍然垂落!
那光芒并非金色,也非佛光,而是一种深邃、慈悲,却又带着无尽寂寥的银白。
光柱贯穿天地,其光辉瞬间覆盖了须弥山下千万里的广袤疆域,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庄严肃穆的色彩。
光柱之中,一道身影由虚化实,缓缓凝现。
他身形伟岸,气息如渊如狱,深不可测,甫一出现,便有一股混合着轮回死寂与无量宏愿的独特气韵,横扫全场。
来者,正是地藏!
他先前重归幽冥地府,以无上法力坐镇六道轮回,渡化那积压了无数岁月的无尽亡魂。
如今地府秩序重归稳定,轮回运转再无滞涩,他才得以暂时抽身,回归佛门。
仅仅是这份来去自如,便足以彰显地藏的恐怖位格。
那幽冥血海之地,无需他时时刻刻镇压,其威名与道韵,便已是无上神威。
地藏的身影自光柱中一步踏出。
这一步,仿佛跨越了时空的距离。
前一瞬还在九天之上,下一步,便已悄无声息地降临在须弥山巅的授业之地。
他落于众人之前,面向虚空中的那道小小身影,整理僧袍,躬身一礼。
“地藏,拜见陈苦师兄!”
他的声音响起。
不似雷霆轰鸣,却蕴含着一种镇压寰宇的磅礴伟力。
每一个字,都仿佛引动了大道和鸣,声浪滚滚,传遍了整个佛门世界,震得无数弟子神魂摇曳,心潮澎湃。
这一声行礼,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
轰!
整个须弥山,彻底炸开了锅。
压抑许久的期待与激动,在这一刻尽数引爆。
佛门之中,一片哗然,众弟子都彻底沸腾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最新章节,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 平板电子书!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最新章节,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