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四百五十五章、逼宫

小说:复山河 作者:新海月1 更新时间:2025-07-31 14:16:5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混战持续到现在,双方都杀红了眼。

  众人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弄死眼前的敌人。

  鞑靼王庭卫队的加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旗鼓相当的战斗,开始向草原联军倾斜。

  “提督大人,事不可为,赶紧突围吧!”

  亲兵队长开口提醒道。

  破釜沉舟,也要看实力对比。

  右路军虽然不弱,可草原联军更强。

  凭借超过一倍的兵力优势,硬生生挡住了他们的攻势,让突袭变成了消耗战。

  “你们找机会自行突围,本提督这次是走不了啦!”

  景逸风叹息一声说道。

  对右路军来说,突破敌军的包围圈不难,难的是怎么摆脱敌人的追击。

  没能击败敌军,就注定了右路军的凄惨结局。

  此刻在营地中战斗,敌人的骑兵变成了步兵,正是双方实力差距最小的时候。

  凭借更多的甲士和占比更高的火器,在昨夜的战斗中,虞军还占了不小的便宜。

  一旦突围出去,就相当于放弃了有利地形。

  纵使暂时摆脱了追兵,后续也会在围追阻截中,逐个被敌人歼灭。

  “提督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亲兵队长急忙劝说道。

  主帅萌生了死志,对亲兵们来说,无疑是天塌了。

  自行突围离去,那是不可能的。

  按照军中惯例,主帅阵亡亲兵一律斩杀。

  就算有人侥幸活下来,下半辈子也是有家不能回,只能躲藏度日。

  “没有机会啦!”

  景逸风摇了摇头说道。

  右路军是景家一系在军中的根基,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景家子弟,以及亲朋好友。

  现在大军覆灭,他这个主帅活着回去,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

  这一刻,他亲身体会到,项羽自刎乌江前的凄凉。

  丧失了这支军事力量,不光景家完了,就连勋贵系也要遭受重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损失惨重的勋贵系,战后将无力控制朝堂。

  想要卷土重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丧失了对朝堂的掌控力,就意味着手中可支配资源减少。

  单纯只是经济上的损失,勋贵系还能够承受,关键是人员损失太重。

  甭管干什么,都需要人。

  精英子弟大量阵亡,勋贵集团的血流干了。

  后续即便是重组军队,勋贵系对部队的控制力,也会大幅度下降。

  到时候的部队,就变成了以主将为核心的新团体。

  类似于安南军团,除了政治标签是勋贵系武装,实际上军中根本没几个勋贵子弟。

  如果不是李牧是勋贵系核心人物,安南军团都不能算勋贵系的武装力量。

  不出意外的话,战后勋贵系就会四分五裂,再也不复往日的盛世。

  “提督大人,您选择死战,我等又岂能苟活。

  反正烂命一条,大不了和北虏拼了!”

  一众亲兵当即表明了立场。

  他们都是家丁出身,全家老小都指着景家吃饭。

  从出生开始,就被灌输了忠于主家的思想。

  “好,那就和敌人拼了!”

  景逸风一脸豪气的说道。

  下定了决心,原本对死亡的恐惧慢慢淡去。

  杀戮在继续,整个战场已经化作人间炼狱,到处都是残肢断臂。

  随着一名名士兵不断倒下,参战的虞军士卒急剧减少。

  吞下提前准备好的毒药,景逸风再次跨上战马,带着亲兵卫队发起了人生中最后一轮冲锋。

  主帅带头拼命,对军心士气带动是巨大的。

  原本陷入颓势的虞军,也跟着发起了猛烈反扑。

  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才渐渐落下帷幕。

  除了少数士卒突围出去外,右路军大部分官兵,都倒在了战场上。

  作为战争的胜利者,鞑靼高层却笑不出来。

  持续一天一夜的战斗,给草原联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

  单纯计算交换比,他们甚至是吃亏的一方。

  期间多支部队,被敌人打崩溃。

  如果不是督战队及时出现,搞不好联军就被敌人打崩了。

  光鞑靼一族,阵亡的士卒就高达一万五千人,鬼方更是战死近四万余人。

  伤亡最惨重的还是仆从军,从战前的八万,缩水到了不足三万。

  当然,仆从军并没有全部战死,更多还是趁乱逃离了战场。

  本来就是被迫跟着混日子,自然没有忠诚度可言。

  打顺风仗一个顶俩,遇上逆风局,眨眼的功夫就能崩溃。

  作为主帅的呼格吉勒,身上更是缠起了纱布。

  热武器时代,断了主将身先士卒的路。

  个人再武力怎么勇武,终归是血肉之躯。

  在火器面前,众生平等。

  幸好他的运气不错,子弹只是打中了胳膊,再偏上一丢丢,他就可以和世界告别了。

  以现在的医疗技术,子弹穿胸而过,甭管是否命中要害,生还的可能都不高。

  哪怕只是命中胳膊,若是不小心发了炎,一样能危及生命。

  “伤亡数字,大家都看到了。

  一支军团的困兽犹斗,都能给我们带来沉重伤亡,虞朝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弱小。

  南下覆灭大虞,时机并不成熟。

  短时间内,我们的还是要先劫掠大虞充实自身,慢慢积攒实力。”

  呼格吉勒语气低沉的说道。

  从战略角度出发,这一次南征,无疑是成功的。

  不仅在军事上削弱了大虞,更是在政治上给了虞朝沉重一击。

  大虞的改革步伐,彻底被中断。

  没有景李二人主持大局,勋贵系也会四分五裂,接下来的大虞将再次陷入漫无天日的政治斗争中。

  中央政府的权威进一步下降,野心家们大受刺激,天下反虞势力将再次活跃起来。

  “大单于,单纯劫掠恐怕不行,我们总得圈占点儿地方。

  逐步参数大虞的重点在于蚕食,机会送上了门,就不能轻易放过。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够拿下山西、辽东、宣府等战略要地,奠定战略上的主动权。”

  博尔塔万户率先开口说道。

  相较于最初的战略计划,现在这份扩张计划,已经大幅度缩水。

  不过对鞑靼王国来说,这依旧是蛇吞象。

  上述这些地区加起来,足有上千万的人口,是他们族人的十几倍。

  抢占这些地方容易,要守住地方难。

  “博尔塔,你的胃口太大了。

  且不说我们能否消化这么多地方,虞朝那边就不会接受这样的停战条件。

  别看敌军损兵折将,可人家根基犹在,后方还有广袤的大地提供补充。

  如果把他们逼急了,虞朝各方联起手来,耗也能把我们耗死。

  能够挟大胜之威,逼迫虞朝放弃辽东就够了。

  若是越过长城防线,让虞朝上下感受到了生死威胁,那么战争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萨日娜当即反对道。

  如果能捏软柿子,他也不介意一口吞下大虞。

  怎奈刚刚结束的大战,让他们意识到——虞军精锐并不缺乏拼死一战的勇气。

  倘若不是他们胃口太大,想要一口吞并右路军,敌人也不会和他们拼命。

  重兵集结的围困,最后打出了一死一伤的局面。

  这样的残胜,不是鞑靼王朝能够接受的。

  若是再来上一两次,他们草原霸主的位置,都会不保。

  对鞑靼王朝来说,最好的选择是拿仆从军和鬼方骑兵,同大虞拼消耗。

  不是自己人,死上再多都无妨。

  亲自下场兑子,就算战场上赢了,战略上也是输家。

  ……

  望着前方的城池,永宁帝的眼泪,忍不住哗啦啦的流下来。

  从御驾亲征到现在,前后耗时三个多月,终于返回了京师。

  相比出去时的意气风发,现在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庆幸。

  幸好大军及时撤离,若是再晚点儿敌人援兵抵达,那就走不了啦。

  同预想中的不同,这次皇帝回京,百官并没有出来迎接。

  倒不是大家嚣张跋扈,连排场体面都不给皇帝留,主要是文武百官要脸。

  礼遇,那是打了胜仗的待遇。

  吃了败仗,悄咪咪进城就行了,还想要啥排场。

  沉浸在战败的悲痛中,永宁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幕落入军中诸将眼中意味着什么。

  队伍缓缓入城,回到了皇宫,永宁帝迫不及待的召开朝会。

  离开了这么长时间,朝中大权都交给了留守的三位阁臣,他可不放心。

  品尝过大权旁落的滋味,着实不想再来一次。

  “陛下,前线传来消息,右路军在十天前向北虏发起反击。

  双方激战一天一夜,右路军寡不敌众,近乎全军覆没。

  包括统帅景逸风在内的多名高层将领殉国,预计突围出来的官兵不超过千人。”

  听到这个噩耗,永宁帝先是心中一苦,随即意识到了不对劲。

  “十天前的消息,为何现在才收到?”

  别看战斗是在长城防线下打的,实际上距离京师并不远。

  战争时期,军情传递都是六百里加急。

  正常情况下,在撤离路上,他就该收到消息。

  拖到现在,要么是中间发生变故,要么是有人故意封锁消息。

  “陛下,消息早就送到了,只是您没看罢了。”

  威远侯的话音落地,朝堂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

  直接把矛头对准皇帝,这分明是想搞一波大的。

  “混账!”

  “朕……”

  不等永宁帝说完,一众勋贵纷纷出列,向着永宁帝行了一礼。

  “陛下,此次御驾亲征失败,全乃您一意孤行。

  为江山社稷计,臣等恳请陛下退位让贤!”

  简单的两句话,一下子让朝堂炸开了锅。

  战争失败需要有人负责,不过通常都是大臣给皇帝背黑锅。

  这次的情况特殊,不等永宁帝甩锅,勋贵系就先发制人。

  “为江山社稷计,臣等恳请陛下退位让贤!”

  在百官陷入彷徨时,三位阁臣跟着迈出了队列。

  本以为是义正言辞的驳斥勋贵系,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也跟着叫嚣废帝。

  脑袋灵光的官员已经意识到,文官高层和勋贵系达成了协议。

  今天这场大朝会,就是大家为皇帝准备的“鸿门宴”。

  见大佬们表明立场,文官们三三两两的加入队伍,一起恳请永宁帝退位。

  看得出来,永宁帝是真不得人心。

  正常情况下,在朝会上遇到这种场面,总会有几个忠臣出来阻拦。

  可从大幕开始,到百官纷纷站队,都没人替皇帝叫屈。

  转瞬的功夫过去,朝堂的官员,几乎都离开了自己的位置。

  依旧留在原地的官员,只剩下一众清流官员。

  并非他们有多忠心,主要是这场废帝行动,事先根本没人通知他们。

  在朝堂上混的都知道,这种消息上的滞后,意味着远离权力中心。

  不等清流大佬表态,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的清流官员,纷纷加入了请愿队伍中。

  这种要命的时候,要么站队百官,要么支持皇帝,没有第三种可能。

  “为江山社稷计,臣等恳请陛下退位让贤!”

  眼见自己快要成了光杆,清流党的几位大佬,急忙站出来表明立场。

  理智告诉他们,此时不坚决站队,今天就别想活着离开朝堂。

  不光自己要死,还会牵连到一家老小。

  从百官的表态,可以看出来,永宁帝退位几乎是板上钉钉。

  人类从诞生至今,还没有哪个皇帝在丧失文武百官的支持后,还能坐稳皇位。

  “哈哈哈……”

  “你们可真是朕的大忠臣啊!”

  “一个个都迫不及待的把战败责任,往朕的身上推,难道你们就没有责任么?”

  “最先叫嚣御驾亲征的是谁?”

  “后勤物资调度,搞得一团糟的又是谁?”

  “战场上保存实力……”

  ……

  面对永宁帝的质问,群臣纷纷低下了头颅。

  在君为臣纲的时代,大臣们出面逼皇帝退位,可不是什么光彩事。

  何况永宁帝呐喊,也不是无的放矢。

  战争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就的。

  皇帝固然需要承担最大的责任,但勋贵和文官集团也有各自的责任。

  大家选择逼永宁帝退位,战争失败只是导火索,真正的缘故还是君臣关系急剧恶化。

  永宁帝前面干的破事太多,百官缺乏安全感。

  “为江山社稷计,臣等恳请陛下退位让贤!”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复山河,复山河最新章节,复山河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久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