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最后一句说的格外大声,以至于朝堂上的众多大臣都被吓了一跳,那位御史大夫林景仁,更是被杨安惊的噔噔噔后退了好几步,险些跌倒在地。

  但就算这,他却还是迅速平静下来,随后对杨安梗着脖子道:“殿下此言差矣,礼乐乃天下人之礼乐,又岂是臣家里的?”

  “还有便是,礼乐乃是数百上千年来潜移默化,所形成的风俗礼法,可并非殿下所说纸糊泥捏。”

  “此乃圣人之言,先贤之语,殿下身为太子,却公然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您这是对圣人的亵渎。”

  林景仁着实没想到杨安这位从来都没上过朝的太子,今日居然会上朝,也同样没想到,杨安的态度竟然会如此强硬?

  比垂拱上的杨广还要霸道。

  可纵然如此,他却也不会退缩。

  因为在他看来,既然读了圣贤书,他就应该誓死守护圣贤所留下的礼法风俗。

  甚至就连刚才被吓了一跳的其他文臣们,此时也微微颔首,虽然嘴上没说话,但却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你倒是会给孤扣帽子,三言两语就为孤安上了个亵渎圣人的罪名。”

  杨安冷笑一声,然后反驳:“既然你说礼乐乃天下人的礼乐,那么礼乐的存去,自然也该由天下人决定才对。”

  “你一个御史大夫,你觉得你能代表天下所有人吗?”

  “而且你方才也说了,礼乐是数千年来潜移默化所形成的,既是潜移默化形成,又怎会如此轻易就崩毁?”

  “须知水滴千年,方可石穿,礼乐既是一点一点形成,纵然崩毁,也该是慢慢崩毁才对。”

  “你如此危言耸听,到底居心何在?”

  杨安对这些腐儒完全没有好印象,纵然林景仁被称为朝堂清流,杨安也不会惯着他。

  因为在他眼中,只要你没有代表百姓利益,没有为百姓谋福祉,那就啥也不是。

  “你。”

  但林景仁却脸色涨红瞪着杨安,随后才冷哼道:“殿下这是胡搅蛮缠,礼乐纵然是日积月累形成,但若崩毁,也可弹指一瞬间。”

  林景仁觉得杨安就是在胡搅蛮缠,强词夺理,可杨安却不屑道:“难道林大人你不是吗?你一上来就危言耸听,说到底,也只是想维护你们这些权贵的利益,让你们继续在百姓面前享有特权而已。”

  “孤实话告诉你吧,今日孤的提议,谁也拦不住,包括你在内。”

  杨安说完这话,就懒得搭理林景仁了。

  甚至就连杨雄,李靖,房玄龄众人,以及此时坐着看戏的杨广,也觉得林景仁有些太过迂腐了。

  但林景仁听杨安如此说,却顿时咬牙道:“好,既然太子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臣也就不阻拦了。”

  “臣告老致仕,还乡归隐总可以了吧?”

  话音刚落,林景仁便对杨广恭敬行礼:“陛下,臣年迈,也不愿朝廷被太子殿下毁了,还请陛下恩准臣致仕。”

  林景仁这就等于在逼迫杨广了,毕竟他有清流的名声傍身,若杨广此时恩准他告老还乡,那就说明杨广没有容人之量,连臣子的逆耳忠言都听不进去,以后也定然不会有人再说忠言。

  可若杨广不许,他就得想办法阻止他儿子了。

  这一点,杨广肯定也清楚,甚至别说他了,杨雄,李靖他们也心知肚明,杨雄更是立即就看向了林景仁,对其道:“林大人,为了这点小事就告老还乡,不值得吧?”

  “对啊林大人,要不你再考虑考虑?”

  李靖,房玄龄他们也跟着劝说,当然了,他们也并非舍不得林景仁这种腐儒。

  这家伙,他们压根就看不上。

  杨雄他们只是不想让杨广因为林景仁,而名声有损罢了。

  “准了。”

  “既然林卿年迈,朕便恩准林卿致仕。”

  但杨广却忽然说道,一句话,说的杨雄他们也愣了愣,林景仁更是错愕看着杨广,随后才凄惨笑道:“好,如此,臣就多谢陛下了。”

  这话说完,他便取下头顶的官帽,恭敬放在地上,然后转身离开了。

  杨广也在他走了后,当即与杨安对视了一眼,随后便对其他朝臣问:“还有谁要致仕?”

  “若是有,就一并提出,朕今日帮你们一起准了。”

  “这天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你们若想用致仕威胁朕,那就大错特错了。”

  噗通。

  杨广的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除了杨安之外,其他人全都跪了下来,那些方才还与林景仁一起反对的文臣们,立刻就慌张告罪:“陛下恕罪,臣等不敢。”

  “哈哈哈,不敢?”

  “可朕看你们,倒是胆大的很。”

  “朕亲自册封的太子,你们都敢给其扣帽子。”

  “你们说说,你们到底想干甚?”

  但杨广却冷笑一声,吓的那些文臣赶紧再次道:“陛下,臣等知罪,还请陛下恕罪。”

  他们此时还真有些被杨广给吓着了,杨广也在他们畏惧了以后,这才淡漠道:“都起来吧,这是第一次,下不为例”

  “若再让朕知道,你们对太子不敬,后果你们清楚。”

  “整治洛阳街道的事,就这样定了,稍后内阁下旨,责令河南府与太子一起督办此事,任何人不得阻拦,违令者斩。”

  杨广说完便看向了杨雄,房玄龄那些内阁大臣。

  “诺,陛下。”

  杨雄他们立即应下,杨广满意嗯了声,随后才对杨安问:“太子可还有事?有便接着奏。”

  “没了,儿臣就这一件事。“

  杨安摇头回道,杨广微微颔首,当即看向其他朝臣,问:“你们呢?你们谁有事要奏?”

  “启奏陛下,臣有。”

  而房玄龄,也在杨广问完后,当即站了出来。

  “哦?房卿有事?那便说吧。”

  杨广挑眉,房玄龄应声,很快便对杨广行礼:“陛下,臣以及诸位内阁大臣,曾奉太子懿旨兴办官学学堂。”

  “如今学堂已经修建完成,虽然不能遍布所有郡县,但我中原各地,却也可以做到每个郡县都有一所。”

  “可咱如今却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那便是这么多官学学堂,到底该让何人给那些娃儿们授课,又该教他们甚?”

  “此事还需陛下定夺。”

  房玄龄其实早就想禀报这事了,只是朝廷休沐,陛下与太子也在享受天伦,他就没有打扰。

  但现在,既然朝会开始了,他肯定要说出来。

  “哦?官学学堂已经修建好了?”

  而杨广与杨安,在听到房玄龄如此说以后,也都诧异了番,然后杨安才对杨广建议:“陛下,儿臣以为,朝廷新办的官学学堂,除了要教授四书五经外,还得将算学,天文,地理,农学,格物等多门学科加进去。”

  “若是如此的话,咱们不妨成立一个教育署,由教育署负责遴选合适的读书人充当老师,进行培养,同时,也可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编纂书籍当作教材,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杨安对此事颇为看重,以至于杨广还没问他,他就已经将解决方法说了出来。

  毕竟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读书的重要性。

  而杨广,听他如此说,也当即沉吟道:“嗯,朕觉得此法可行,但这教育署,该由谁来负责?”

  相比成立教育署,杨广最在意的还是谁来担任教育署的主官。

  因为他登基之初,便将算学纳入了科举范围。

  奈何负责监督算学教授的,都是世家大族安排在朝堂的官员,这些人阳奉阴违,导致朝廷的决策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

  所以这次,杨广想挑选一个可靠之人担任教育署主官,让其严肃监督此事。

  “回陛下,若是陛下不觉得儿臣年幼,儿臣愿意执掌教育署,负责编纂教材,以及教书先生之培养。”

  杨安听杨广这样问,也立即回道。

  “哈哈哈,好,好啊。”

  “难得吾儿主动为朝廷分忧,那么此事就这样定了,即日起成立教育署,由太子亲自执掌。”

  顿时,杨广哈哈大笑,话音刚落,他就已经看向了杨雄他们,让他们下旨了。

  “不可啊陛下。”

  但下一刻,他的话才说出来,那些方才都已经老实了的文臣,居然又跳了出来。

  这就让杨广眉头皱了起来,随后更是眼睛眯起,冷声问:“怎的又不可了?说,你们将话说明白了。”

  “今日你们若不能给朕说出个子丑寅卯,朕便认为你们在故意刁难太子。”

  “到了那时,后果你们自己清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隋:失忆十年,杨广杀翻全世界,大隋:失忆十年,杨广杀翻全世界最新章节,大隋:失忆十年,杨广杀翻全世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久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