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十六年,叶尔羌远征军计划用四十天时间经纳伦河谷行军至昭苏,但最终耗时四个月,两千远征军只存活了八十三人。”

  “天启三年,准格尔部轻装精锐五百人全员失踪,次年发现冻尸,保持行军队形,疑似突突然降温冻死;”

  “嘉靖二十二年,叶尔羌汗国三百轻骑兵穿越天山南脉峡谷、翻越夏塔达坂,最终只有四成存活下来;”

  “万历二十五年,叶尔羌八千大军尝试,原计划三十天,最终耗时六十一天,仅有一千两百人抵达;”

  “唐玄宗天宝六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在三月翻越帕米尔,死亡三成,但成功了!”

  ……

  “此上种种记载,于是当地有传言‘三月份天山北麓任何大规模军事行动均属自杀’。”

  “当然了,他们之所以失败和死亡人数极高是因为准备不充分,加上选择的时间比较极端,与我们如今做的准备完全没有可比性。

  我们做了哪些准备诸位都很清楚,即便如此,估计抵达伊犁河谷的非战斗减员也会很高。”

  “但是,这是我们唯一一次能集中围杀卫拉特四部的机会,错过这一次以后,卫拉特四部逃出包围,大明北部边境和西域将陷入无休止的袭扰之中。”

  “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握住,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的消灭掉世仇新恨的卫拉特四部,将西域彻底纳入大明的疆域之中。”

  “我们制定了非常庞大的计划,打造西域走廊,迁移百姓,将西域和大明西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若是计划成功,自此以后,无论朝代如何更替,西域都将永远属于华夏疆域,再也不会分割。”

  “本将问问诸位,敢不敢随本将在极寒天气下行军千余里进入伊犁河谷,围歼卫拉特四部!”

  ……

  “我辈军人,守土卫国之天职,以赤胆忠心捍卫每一寸疆域;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尺寸不让。

  以热血铸界碑,以生命护山河;

  请朝廷和百姓放心,我在,大明山河无恙,

  战必用我,用我必胜!”

  ……

  “我辈军人,守土卫国之责天职,以赤胆忠心捍卫每一寸疆域;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尺寸不让。

  以热血铸界碑,以生命护山河;

  请朝廷和百姓放心,我在,大明山河无恙,

  战必用我,用我必胜!”

  ……

  这一次,十余万将士们没有回答敢不敢和要不要,而是齐齐的带头背诵入伍誓词。

  一遍又一遍,不断的重复着。

  如雷声般的呐喊朝着远方急速传递,在更远处的群山中回荡着。

  所有军士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之色,反倒都是满满的战意和坚决。

  若活下来,战功和赏银会改变他们自身和整个家族的命运。

  若是死亡,抚恤银和朝廷优待也能让家人们生活无忧,子女更是能得到一些政策的优先照顾。

  诸如读书、经商、找工作等等,都有一些优先权。

  说的再通俗一些,只要他们的嫡系子女别作死,就能舒舒服服的过完一生。

  他们的名字更是能写进县志,尸骨送回故里葬入陵园之中,成为一县一府之地流传的英雄。

  这是他们愿意冲锋陷阵的动力所在。

  况且,他们知道朝廷为此次西征做了多少的准备,驻扎这段时间牛羊肉可劲的造,滋补药材熬的汤药十二个时辰准备着,只要你不浪费、能消化,吃多少都行。

  哪怕是日日操练,每名军士都平均胖了五斤以上,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极寒环境下胖的人比瘦的更容易活下来。

  保暖衣物、补充食物、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等等那是应有尽有,只有他们没有想到的,没有高层想不到的,反正是各种稀奇古怪的。

  毫不夸张的说,此战之后,他们每一名军士都能成为高原雪山生存的行家,当然是……理论上。

  而且,身为西征大将军、大明军机处军机大臣的洪承畴跟着他们一起翻雪山过草地,这位大人物都不怕、不抱怨,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军士们热血的一幕让城墙之上的叶尔羌众城主头皮发麻的同时身体颤栗着,面对这种精气神和战意凝聚的军队,他们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心。

  之前对于投降还略微有些不满和心怀侥幸的部分贵族们在这一刻也彻底的熄灭了心中的那种不安分的想法。

  这一刻,他们对似乎毫不知情的伊犁河谷的卫拉特四部感到悲哀了。

  过了许久之后,数万将士的呼声才逐渐的弱了下来,慢慢的归于平静。

  “诸位将士们,覆灭卫拉特四部,大明边境将彻底的安定下来,这或许是大明今后几十年陆军最后一次大规模对外的战争,

  能不能封侯拜将、能不能将赏银拿到手软,就看你们自己了。

  三日后的辰时埋锅做饭,辰正时刻吃饭,巳时初刻大军出发,按照预定路线出发。

  若是一切正常,咱们应该在四月中旬霍尔果斯河谷汇合,本将希望到时候的庆功宴上诸位都还在。

  本将预祝:此战必胜!”

  “此战必胜!”

  “此战必胜!”

  “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再次响起,所有人将士恨不得立刻出发。

  但立刻出发的是探路的向导和运送军需的补给军队,他们还得等三天。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了,两路绵延二十余里大军从阿克苏城出发了,朝着既定的目的地而去。

  或许大明是正义一方,也或许是被大明将士无边战意感动,老天爷都站在了大明一方,行军过程中没有出现大暴雪,惊险虽多,但都没有大规模的生命威胁。

  减员自然是有的,将士们虽然不甘心,但在军令之下他们也只能顺着原路退回去。

  两路大军按照既定路线行军时,大玉兹那边也在同步着。

  二十余天后,朱童蒙率着三千大玉兹部的前锋精锐抵达了霍尔果斯河谷西边百里左右的地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久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