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无擎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马上咄咄‘逼’问起来:

  “晋王殿下何以不说话了?

  “是不敢回答,还是不知该如何回答?

  “有一件事,无擎得提醒你一下。(

  “不管你心里怎么想的,在这么多臣工面前,千万别跟我们说:你不认得他们芑。

  “如果你不认得他们,请问,你的凤印是哪里得来的?”

  最后一句,他在每个字音上都加重了份量。

  拓跋弘想答猬。

  可九无擎依旧不给他辩答的时间,豁然转身,昂首面对满殿朝臣的投来的注视,继续用他冰冷又清亮的嗓音高声说道:

  “当年先皇后是怎么死的?在场臣工当中,有些是知道实情的对不对……

  “她并不是如史册所录那般死于宫‘乱’,而是死在宫外……”

  这话一出,有些不知情的皆低声惊乍了起来,知情的则无奈的望起殿顶。

  九无擎不理会,继续道:

  “所以,凤印这么重要的东西,先皇后的确会留给自己的儿子。临死之时,‘交’给自己信任的人妥善保管,日后重新‘交’托到皇子手上,这是可以肯定的。

  “那么大家试想一下,当时在宫外,谁是先皇后最信任的人?

  “必然是宋黎。

  “一个为了她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闯宫救人的男人,必然会成为她托孤的首要人选。

  “然后呢,郑爽和齐容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晋王的左膀右臂。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皇后的师兄,生平也只为她奔‘波’驱使。所以,晋王是皇后所出这个说法,的确不必质疑!”

  一步步推理,一步步将某些模棱两可的底细‘摸’透,也一语敲定了拓跋弘真正的身份。

  当然,之所以承认,是为了接下来更有力的打击。

  听到这里,淮侯终于也忍不住了,跑出朝班之列,心惊胆战的质问起来:

  “晋王殿下,郑爽和齐容,当真没死,当真就是你府中的了平叔与容伯吗?”

  拓跋弘没有回答,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承认,就无法道明凤印的来历,九无擎如此巧言善辩,他若揪着这个事不放,甚至可以推翻他的是皇后所出这一事实;承认,也会有麻烦:想当年,这三人因为父皇负了母妃,曾斗的不可开‘交’……

  但他还是选择承认:“是……但是……”

  他想解释。

  九无擎可不容他“但是”,抢先一步,指着他的鼻子再度截去了说话的主动权:

  “慕大人,听到没有,晋王承认了。其实这也不必惊讶,如果大人们,能用你们的头脑好好想一想,就该明白,宫闱之中,除了皇上,除了顺公公,谁最清楚暗道所在?

  “当年的宋黎,当年的郑爽,当年的齐容,那可是由皇上自暗道中放走的。他们自然是最最清楚不过的。

  “而昨日,拓跋弘勾结顺公公将皇上劫走,今天再‘弄’来一个冒牌货,又自密道潜入皇宫,他瞒尽天下,图的是什么?

  “是皇位,更是来复仇的!

  “拓跋弘挟制了皇上,要不然,皇上怎么可能将皇位传与他。

  “所以,他才是‘乱’臣贼子。

  “就算他手上有慈德皇后之印又如何?

  “他们怀恨皇上,‘欲’借凤印生出大祸,‘乱’我社稷,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居心。

  “大家应该知道,先皇后当年谋害过皇上,拓跋康化作拓跋弘潜伏帝驾前这么多年,如果不是包藏祸心,试问他为什么要装神‘弄’鬼这么多年?

  “早十几年他就该和皇上说明自己的身份不是?

  “如今在皇上病危之时,他突然冒出来说自己是皇后之子,他的居心,你们难道看不分明吗?

  “还有,皇上意属七殿下为皇位继承人,这事,满朝大臣都心知肚明,且亲眼所见:立储大礼之上,皇上亲自替七殿下戴上太子之冠,亲手授以储君之印,还特意命定了五大辅臣,专‘门’为七殿下组建智囊团……

  “这些事,大家有目共睹,皇上对殿下宠爱的无以复加,他怎会突然之间在下了退位诏书以后,又废帝另立?

  “各位朝工,尔等共朝为官这么多年,有些人甚至‘侍’奉皇上已经大半辈子,九无擎想问你们一声,在尔等眼里,一向奉守皇命如山的原则皇上,会不会如此的反复无常?会不会朝令夕改?”

  自然不会!

  拓跋在政事上,素来小心慎重,令出不改,常常亲力亲为,算是一个勤政的好皇帝,政令也算清明。

  这番话一落下,群臣皆哗躁,都在纷纷议论:

  “这圣旨的确有问题!”

  “是啊,皇上怎么可能突然间改立?”

  “就是啊,这太不合情理!”

  九无擎等的就是人心浮动,然后,再次扔下一句:

  “所以,如今坐在帝位上的根本就是冒牌货。皇上大病在身,一直昏‘迷’,如何会一夜之间突然转醒。

  “如果他真是皇上,那就请皇上发一句话,在场,到底是九无擎勾结了太子殿下作‘乱’,还是晋王窜通了顺公公‘欲’夺位。还有……”

  他大声厉喝出最后两字,继而一字一顿的道:

  “九无擎身子不好,勉强其难才在朝上辅佐太子殿下。九无擎活不了多久,也许三四年,也许三四个月,对于这一个一脚已经踏在棺材里的人来说,有必要再在朝廷之上‘弄’权生事吗?若有这份闲心,倒不如去种‘花’养草来的痛快。九无擎何苦害皇上,这皇位,这江山,这天下,本来就是皇上留给太子的……我何苦作茧自缚,去争去夺?”

  说的非常非常有道理。

  一字一句,皆驳中要害,而且每一次都抢在拓跋弘想要开口之即,抢上先,不给任何辩白的机会。

  有道是先入为主,如此一番剖析解疑,可谓是力过千钧,通透人心。

  因为,刚刚不久之前,拓跋弘背着皇帝坐上龙位的时候,只宣读了圣旨,由顺公公列举了九无擎囚禁皇帝的罪行,叙述了皇帝令他自暗道逃走的过程,后遇上晋王派来的人,这才逃过了一劫。

  出现到现在,皇帝拓跋不说半句话,虽然拓跋弘说过,皇上大病初愈,暂时不能说话,但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尤其是淮侯慕不群和大学士宫谅,他们极为惊讶“太上皇”的废新帝诏书。

  请分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代嫁:我本倾城,代嫁:我本倾城最新章节,代嫁:我本倾城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久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