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勇,江心菜场真惨!”

  区景泰又一次来到了农场,正停留在江心菜场的‘菜山’前。

  “年轻人嘛,总得走点弯路。”李继勇笑了笑,感觉看别人吃瘪的感觉很爽。

  区景泰眺望着远处地里繁忙景象一点没变的菜田,摇了摇头。

  “但他还想一条道走到黑。”

  “不仅还在移栽菜苗,这采收也没停,还真是愚蠢,这时候就该及时止损!”

  李继勇每天都在农场,比区景泰更了解情况。

  虽然江心菜场每天都会倒掉数以十吨计的蔬菜,但工作节奏一点没变。

  一早一晚都在风风火火的栽苗采收,天气预报有雨和变天时,盖膜也是愈发娴熟了。

  “是很蠢,光是采收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倒掉的还都是好菜。”

  “可惜,卖不出去。”

  说到这,区景泰沉声道:“阿勇,我们菜心、芥兰等蔬菜的采收标准也得往上提,最近不好卖,菜的品质就要更好。”

  顿了顿,区景泰指了指又拉来一三轮车菜倒掉的工人。

  “别的不说,他们的菜,无论是品相品质和手工都比我们漂亮,要向他们看齐。”

  “他们有小拱棚,能防雨,种出的菜自然更漂亮。”

  “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江心菜场已经失败,东升不该把钱花在这上面。”

  “………”

  又想质量好,能赚钱,但就是不舍得在设施上进行投入。

  李继勇心里想难怪你能当老板,生意越做越大,旁边菜场的年轻人就不行了。

  对工人太过仁慈,把钱都分给工人了,老板赚什么钱呢?

  像东升,最近菜其实也不少,但每天卖多少,采收多少,从不多采。

  花开过了的就直接打除草剂、拔菜头,推倒重来,根本就不会采收。

  所以,他们每天的用工较少。

  1500亩的农场用工量每天顶多100来号人,远比不上600亩却每天用工300号人的江心菜场。

  东升农场是安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光,而江心菜场更像是咋咋呼呼的菜市场。

  两人又往前走了一段路。

  忽地,有乌云飘来,天空也落下了雨点。

  这雨点就像是落进了沸腾的油锅里,让菜场瞬间炸锅。

  只见在一声声大喊下,几百名菜工就像是行军蚁迅速的动了起来。

  “盖膜,盖膜!”

  “快点!”

  “王大姐,赶紧来,别收那手菜了。”

  “来了,来了!”

  区景泰和李继勇亲眼看着两个臀部肥厚的妇女呐喊着,小跑着,脸上的表情像是奔赴战场一样决绝!

  啪的一拉一压,两两配合之下,一个小拱棚就盖好了。

  啪啪啪……

  整个菜场都是整齐划一的动作,有些还互相吆喝着配合,动作娴熟敏捷。

  李继勇让区景泰回去躲雨,区景泰一步三回头看着这些工人,眼里在放光。

  “阿勇,这些工人棒啊,一定要把她们挖过来!”

  “挖不动啊,区总。”

  李继勇很想直接说你给的钱太少,谁给你拼命干啊!

  区景泰也清楚工资的差距,但他很有自信,说道:“按现在的情况,江心菜场可能坚持不了太久,迟早会被高工资拖垮,到时就是机会!”

  “你一定要把人挖过来!”

  “有机会我一定不会放开的!”

  那样优质的工人,李继勇也眼馋的很,看看人家还在疯了似的盖膜。

  而自家工人为了躲还比较稀疏的雨,已经只能看到一个个背影。

  “雨要下大了,再快一点。”

  “有时间就把薄膜中间也撑起来,避免积水压坏了菜~”

  “哎哟~”

  “摔着哪没有,王大姐?”

  “摔了个屁股蹲,沾了点泥。”

  “哦,你屁股肉厚,没事,没多少了,赶紧盖。”

  虽然效率高,但雨来得也急促,有些菜也被淋湿了些许,但比敞开淋雨仍要好上许多。

  盖完膜,菜工才又涌向各处躲雨。

  陈家志也混杂在人群中,淋着雨,一同如潮水般散去。

  雨也渐渐下大了。

  但看着并不恐怖,没有让人心悸的感觉,又是一场在华南稀疏平常的雨。

  在一栋新修的红砖房子下,聚集了最多的菜工,陈家志也在此停下。

  这是大食堂。

  红砖结构,光大厅就有五六百平米,可以容纳三四百人同时就餐。

  本来陈家志没打算搞这么大,但有关部门批了这么多地,还给了政策支持。

  一亩成本算下来才300元/平,连带装修20多万元就能搞定,比预期高不少,但一想这么大面积,一咬牙,也就建了。

  其他的先不说,至少很涨士气,菜工归属感又加强了。

  见他回来,也纷纷和他打招呼,陈家志也回应着,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吹壳子,聊黄段子。

  一会儿后,又聊到了今天倒掉的菜,一共1000多筐,20来吨菜全倒掉了。

  “多好的菜,倒掉多可惜了哦,咋就卖不掉嘛,陈老板。”

  “要不还是少栽点苗嘛,栽太多,又卖不掉,只能倒,你也损失不少啊!”

  “也可以先少收点嘛~”

  听到这样的话,陈家志莞尔,放在后世,这高低得被骂一句工贼,打工的还同情起资本家了?

  陈家志笑道:“菜场有菜场的经营策略,你们只需要认真完成各自的工作,就是对菜场最大的帮助。

  不用担心菜场会克扣工资,也不用担心菜场会倒闭。

  前几个月菜场卖得很好,现在只是到了低谷期,可能熬过今天,立马就能迎来黎明~”

  有外来的工人大喊道:“大伙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我去了很多地方打工,也就陈老板把我们当人看。”

  “陈老板,你的菜场要一直开下去哈,不然我们都不知道该去哪儿了。”

  雨点声并不能压制高涨的人心,众多菜工都在相互鼓劲打气。

  陈家志清楚,他们是真怕菜场倒闭。

  雨又下了小半个小时便停了,有些薄膜盖得早,菜依然可采收入库,栽苗也可以。

  反正最近每采收一批,就会移栽一批,源源不断。

  …

  “陈总,听说菜场倒掉的菜已经堆成一座山了。”

  “难得徐总还这么关心菜场。”

  “夏有车找过我,让我劝劝你,别那么犟,和同兴泰签了独家协议,相关的关系他去疏通,一天也能多卖10来吨菜。”

  “我没说不签。”陈家志笑了笑,“但饱一顿和顿顿饱的区别我还是清楚,何况多这10来吨解决不了问题。”

  “你都在大量倒菜了!”

  “要倒闭了吗?”

  “亏得可都是钱!”

  “要倒闭了吗?”

  “你!”徐闻香揉了揉脑门,“你还想争取什么条件,他给的价格已经不错了。”

  “我知道,但还不够。”陈家志沉吟道:“况且我还想把利润比例签在协议上,违约了,独家便不再作数。”

  “这很难~”

  “只是当下的市场环境比较难,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已经熬了半个月了吧,你心里就一点波动没有?”

  “我现在心如止水。”

  “……”

  原本徐闻香是大股东时就拿他没办法,现在更无可奈何。

  陈家志今天挺闲,也有空和她闲聊,从菜场谈到了靠谱鲜生。

  徐闻香和黄建远想让菜场投资靠谱鲜生,此前的借款换成股份。

  陈家志反过来提出让靠谱鲜生控股江心菜场。

  两人在菜场的股份折合成靠谱鲜生的股份,只是会缩水。

  徐闻香不同意,从当下来说,菜场的价值远超所谓的靠谱鲜生,怎么想也应该是股份增值才对。

  但陈家志也不同意菜场给靠谱鲜生的借款换成持股。

  这事暂且不了了之。

  而就在和徐闻香结束通话几分钟后,夏有车又来电了。

  “陈总,何苦来呢,辛苦收的菜入库几天又倒掉了,这纯粹就是败家,没有意义啊,卖给我们多好。”

  “怎么会没有意义呢。”陈家志想着那开始腐烂的菜山,说:“这些青菜都腐烂在了地里,最后都化成了土壤的养料,以后种出来的菜差不了。”

  “行吧,过了今天也就没这店了。”

  夏有车说道:“最近菜多,我联系了其他货,暂时也不会拿你的,通知你一声,你别介意。”

  “生意嘛,我理解。”

  晚上的菜发去了市场后,又立马有新收的菜入库,冷库时刻都是满的,差不多能装三百零几吨。

  每晚总结会众人都如临大敌。

  看到一冷库的菜,以及地里还源源不断出菜,直感觉压力山大。

  而陈家志只感觉到了万物竞发,生机勃勃~

  当晚花城又下起了平平无奇的小雨。

  深城,

  每天大约会有250~300车蔬菜从深城文锦渡口岸通关供港。

  叶玉良便是一名海关检查员,出入境的汽车都要经过检查员放行。

  检查员也是走私等不法分子贿赂的重点对象之一。

  在八十年代时,香江的二手车、电子产品等在内地市场利润惊人。

  文锦渡口岸每天进入的货车络绎不绝,走私分子利用各种手段钻空子,掀起了一波走私狂潮。

  叶玉良不同,他不参与走私,但也有其它捞钱办法。

  供港蔬菜的检查放行主要由他和一位同事负责。

  只需按照香江大菜栏提供的车辆信息,及时放行一些车辆,再延误竞品车辆,就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报酬,风险还小。

  这天,他按往常一样,给合兴的货柜车开闸放行。

  不料,天空忽然炸响,雷霆击碎黑暗,狂风大作,瓢泼大雨轰然落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久久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94:菜农逆袭,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久久小说网